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集聚了不少馬來人、印度人,華人的食品。從熟知的海南雞飯、釀豆腐、廣式燒臘面、蝦面,到東南亞口味的沙爹、叻沙、娘惹糕點、肉骨茶、辣椒炒螃蟹、咖哩魚頭以及印度著名的各式咖哩飯,應有盡有,口味令人回味無窮。
林曉芸(Andrea)生活在新加坡,Andrea常常閒時嘗吃新加坡美食,下面是她經歷而推薦的新加坡美食:
肉骨茶(Bak Kut Teh)
肉骨茶是用豬骨和一些常用的中藥,配以家傳香料偏方,如丁香、肉桂、八角、茴香以及芫荽等一起熬製而成的湯,上菜時通常會附上一碟醬油,並佐以白飯,反映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影響。無論如何,肉骨已經成了新加坡人最常吃的早餐之一;吃碗肉骨茶,再開工。
炒蘿葡糕(Fried Carrot Cake)
我們熟悉的蘿蔔糕是切成一塊塊用煎的。在新加坡的炒蘿蔔糕,是用鏟一邊炒蘿蔔糕一邊將它切成大小不一的塊狀,起鍋前還打上蛋花,加上菜脯,淋上蔥花。令人驚奇的是,炒蘿蔔糕並不會變成想象中粘糊糊的,反而吃起來有種爽口的鬆脆。
這是一道受歡迎的華人小食。以往是當早餐吃,現在任何時候都可吃到。
炒粿條(Char Kway Teow)
炒粿條的作法,以大量的海鮮、豆芽菜、還有臘腸下鍋熱炒。炒粿條好吃的祕訣,就在 於一次只能炒一盤的量,因此越好吃的炒粿條,往往客人排隊的隊伍會越長。
這道菜原是窮人吃的。隨著時間的變遷,人們開始在粿條中加入不同的材料。炒粿條現在已經成為新加坡人最愛的其中一道風味小吃。
辣椒螃蟹(Chill Crab)
辣椒螃蟹是新加坡的名菜,把螃蟹配紅色鮮香醬汁一起烹調。辣椒螃蟹的最大特色,就是由辣椒和番茄醬料理醬汁,香辣中帶著微甜的可口滋味,明快的顏色讓您胃口大開,紅色鮮香的醬汁散發著帶有香蒜與米醋的香味所征服,到最後再加入勾芡與蛋花。辣椒螃蟹其實並不是很辣,味道酸甜,甜中帶辣,螃蟹更是保留鮮嫩的特點。
羅惹(Rojak)
羅惹是新加坡風味的沙拉,用豆牙、綠葉蔬菜、豆卜、油條、菠蘿、黃瓜和花生與蝦醬混合而成。這道風味小吃源自印尼的蔬菜沙拉。經過本地華族小販的改創,成功的在這道小吃中加入了油條、薰墨魚、豆卜,甚至皮蛋,變成本地人愛吃的一道小吃。爪哇式的囉口惹材料是以水果和蔬菜為主。
沙爹(Satay)
新加坡沙爹肯定是絕大多數旅客最喜愛品嚐的其中一道本地風味小吃。沙爹原是傳統馬來美食,可是漸漸地, 土生華人和華人也開始學做沙爹。
先將肉塊加入醃料醃泡30分鐘。過後將醃泡好的肉塊串在竹枝上。接著把串好的肉塊放到燒烤架上或烘爐的上層(2400C)燒烤每一邊,5至7分鐘。在燒烤時,不時往肉串上澆油,以保持滋潤。沙爹烤熟後配以花生醬、黃瓜和洋蔥即可享用。
叻沙(Laksa)
叻沙是新加坡道地的料理,以椰漿的鮮味加上辣椒油的辛辣去熬煮濃稠的湯頭,再加上豐富的海鮮配料,蛤、蝦子再配上米粉,吃起來香味撲鼻又過癮。
新加坡當地享受到的最地道、上癮的叻沙,據說做法還是要講究傳統的手工精製,要把辣椒、黃姜、小蔥、香葉等所有的香料都用舂來手工搗碎的。
咖哩魚頭(Fish Head Curry)
在新加坡提到魚頭,常見的吃法是砂鍋魚頭,不過在新加坡卻是咖哩魚頭,而且還是印度菜。有趣的是,在印度卻很少人吃魚頭,因此咖哩魚頭可謂是新加坡專屬的印度菜。
麵食的甜味可以中和咖哩的辛辣味,這是讓不太能嗜辣的人也能享受這道菜的最佳方法。肉塊的柔軟、魚肉的精華、誘人的味道,還有冰鎮檸檬水。
海南雞飯(Hainian Chicken Rice)
海南雞飯做法簡單:鮮嫩多汁的白斬雞搭配油光黃澄香雞飯(米飯先用雞油炒制,然後用雞湯煮成的米飯),配生抽或者老抽和特製辣椒醬及薑蓉。
在新加坡的任何角落都可吃到。這道美食源自中國海南,到了新加坡,經過各種烹調飲食文化的薰陶影響形成了據有獨特本地風味的“新加坡海南雞飯”。
印度煎餅(Roti Prata)
印度煎餅是地道新加坡印度人的小吃。適合於早餐、午餐、晚餐或宵夜享用。無論任何時候它都是新加坡人的最愛!您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口味,如普通煎餅或加入雞蛋和洋蔥的煎餅。您如敢於嘗試其它獨特味道,則可選擇在煎餅中加入乳酪或冰淇淋。
椰漿飯(Nasi Lemak)
椰漿飯在汶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很常見到的美食。傳統的馬來式比較簡單,加入江魚仔(鯷魚)、堅果、炸魚、黃瓜,還可以加入一個雞蛋。而另一種則是中式做法,裡面的豐富配菜包括炸雞腿、雞肉香腸、魚餅、咖哩蔬菜以及午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