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泡腿去膝關節炎20130330?

主持人:天娜 主講嘉賓:劉長信(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分會主任委員)

節目主題:按摩泡腿去膝關節炎 播出時間:2013.03.30

平常會不會出現打軟腿?伸屈腿時有沒有咔吧咔吧的響聲?更明顯的是,陰雨天疼痛會不會加重?如果這些問題你或多或少的出現過,那證明膝關節炎已經慢慢向你靠近了。本期“腿療第一人”劉長信老師給大家支支招,給腿“吃藥”,緩解膝關節疼痛。

※ 外型膝關節炎

由風邪侵襲引起的氣滯血瘀,在天氣變化時,膝關節會疼痛、酸漲酸沉,隱隱作痛。這時候可以按揉陽陵泉穴(小腿上的腓骨小頭(骨頭尖)下方凹陷處)緩解。陽陵泉穴有振奮陽氣,驅散風邪的功效。每次按揉5分鐘,也可艾灸此穴位預防關節炎。

★疼得很厲害的時候,如果左腿外側疼就找右手外側,屈手在手肘外側找到一個反應點,摸起來可能是疼痛、硬結,或者像動脈似跳動,按揉這個反應點能有效緩解膝關節炎的急性疼痛。

【風邪侵襲型泡腿方】

◆ 材料:麻黃、紅花、川牛膝、三稜各30克。

◆ 步驟:先將藥材浸泡30分鐘,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30分鐘,晾到40攝氏度左右,將煮好的藥液裝入高度超過膝蓋的塑料袋,保證藥液高度近膝蓋。桶裡加入溫度為43度的清水,將塑料袋放入水中。泡腿時間為25~30分鐘,以後背微微出汗為宜。如果覺得泡腿的水位超過膝蓋會不舒服,可以用毛巾蘸著泡腿水,敷在膝蓋上,再用塑料袋覆蓋。

★ 如果除了關節疼痛,還伴有積水的問題,就是滑膜炎的症狀。這時可以在以上四味的基礎上加上一味澤蘭,同樣是30克。但是要注意,這時候的水溫保持在40度,泡腳的時間可以稍微長到35分鐘,泡到出汗即可。

※ 內型膝關節炎

中醫說肝主筋、腎生髓,隨著年齡的增長,肝腎功能有所減弱時會出現骨髓病變。一般表現為腰痠腿軟,口乾舌燥,眼睛乾澀,煩熱。這種情況的膝關節炎患者可以通過按摩陰谷穴(膝蓋後面的凹陷處)和膝關穴(小腿內側,脛骨內髁的後下方)緩解疼痛。每個穴位早晚各一次,一次5分鐘左右,艾灸的話就要超過10分鐘。

★ 劉老師提醒大家,按揉穴位治療膝關節炎必須要持之以恆,而且按揉穴位是調節自身精氣,反應時間相對比較緩慢,所以這兩個穴位要堅持按上一個月才有真正的療效。

【肝腎不足膝型泡腿方】

◆ 材料:木瓜、生黃芪、千年健、五加皮各30克。

◆ 步驟:先將藥材浸泡30分鐘,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30分鐘,晾到40攝氏度左右,將煮好的藥液裝入高度超過膝蓋的塑料袋,保證藥液高度近膝蓋。桶裡加入40攝氏度的清水,將塑料袋放入水中。泡腿時間為25~30分鐘,以後背微微出汗為宜。

▲ 面板磨損、經期等出血時不能泡腿。

【健康小貼士——靜止性用力】

1)蹲一蹲:站立姿勢稍微下蹲一點點,根據個人情況調整下蹲幅度和時間。蹲到發酸的時候可能會刺激滑膜,分泌一些滑液,給自己“加加油”;

2)繃一繃:坐立的時候用腳蹬桌腿,繃緊膝蓋,鍛鍊韌帶和肌肉,能緩解膝蓋的壓力。

假如您熱愛生命、關愛身心,《天天養生》就是您不得不看的百科全書。關注健康科學、追求生活智慧,深圳衛視《天天養生》每週一至週六17:45分邀您與健康同行。

本節目視訊: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