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醫泡腳偏方?

足浴是早期防治糖尿病足的一種重要的手段,泡腳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黏滯度、緩解肌肉痙攣、鎮靜安神的作用。中醫用類似的方法治療糖尿病足是較為普遍的,而且也確有一定療效,不僅對足部的疾病如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有效,而且對於糖尿病的其他併發症也有好處。專家往往根據不同的患者採取不同的方藥來治療,以下就跟大家介紹一些糖尿病的中醫泡腳偏方:

糖尿病患者中醫泡腳偏方

糖尿病疼痛麻木的泡腳偏方

紅花30g 乳香30g 沒藥30g 桂枝30g 千年健30g 川芎20g 桃仁20g 元胡 20g

糖尿病紅腫熱痛的泡腳偏方

黃柏20g 公英30g 苦蔘20g 連翹20g 丹皮30g 赤芍30g 紫草30g 生石膏 30g

糖尿病腳涼的泡腳偏方

制川烏15g透骨草30 g蘇木30 g紅花15 g芒硝15 g 獨活20g

糖尿病患者泡腳註意事項

溫度要適宜,糖尿病患者感知外界溫度的能力下降,常不能感知水的正確溫度,極易被燙傷。而且水溫高易引發足部感染,加重糖尿病足病的惡化。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泡腳時要先試水的溫度,或用溫度計測量,以37℃為宜。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在泡腳過程中,由於人體血液迴圈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時間過長容易影響心臟。另外,由於更多的血液會流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有心腦血管疾病者、老年人應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下休息。

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吃完飯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因此,最好吃完飯過1~2小時後再泡腳。

足部出現感染,潰瘍,需要及時使用於氏糖疽康之類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停止進行泡腳。

另外泡腳後要注意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才可結束,一般通過長久堅持均能受益。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