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煤制天然氣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分析?

一、煤制天然氣行業定義與分類

(一)煤制天然氣行業定義

煤制天然氣是指煤經過氣化產生合成氣,再經過甲烷化處理,生產代用天然氣(SNG)。煤制天然氣的能源轉化效率較高,技術已基本成熟,是生產石油替代產品的有效途徑。煤制天然氣能源轉化效率可達50%左右,而煤制油採用F-T(費託合成)技術,煤間接液化的轉化率為32%,直接液化則為38%,均比煤制天然氣轉化效率低出不少。

(二)煤制天然氣工藝流程

煤制天然氣的整個生產工藝流程可簡述為:原料煤在煤氣化裝置中與空分裝置得到的高純氧氣和中壓蒸汽進行反應制得粗煤氣;粗煤氣經耐硫耐油變換冷卻和低溫甲醇洗裝置脫硫脫碳後,製成所需的淨煤氣;從淨化裝置產生富含硫化氫的酸性氣體送至克勞斯硫回收和氨法脫硫裝置進行處理,生產出硫磺;淨化氣進入甲烷化裝置合成甲烷,生產出優質的天然氣;煤氣水中有害雜質通過酚氨回收裝置處理、廢水經物化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及部分膜處理後,廢水得以回收利用。除主產品天然氣外,在工藝裝置中同時副產石腦油、焦油、粗酚、硫磺等副產品。

主工藝生產裝置包括空分、碎煤加壓氣化爐;耐硫耐油變換裝置;氣體淨化裝置;甲烷化合成裝置及廢水處理裝置。輔助生產裝置由硫回收裝置、動力、公用工程系統等裝置組成。

圖表1:煤制天然氣工藝流程

二、煤制天然氣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國家對煤制天然氣產業持審慎支援態度,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也提及煤制天然氣的重要性:有序開展煤制天然氣、煤制液體燃料和煤基多聯產研發示範,穩步推進產業化發展。

但隨著我國煤化工出現投資過熱跡象,國家對煤制天然氣等新型煤化工專案也出臺了一些限制政策。

最新資料及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4-2018年中國煤制天然氣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三、煤制天然氣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隨著我國環保壓力的不斷加大,清潔能源的需求將不斷提升。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煤改氣”和“油改氣”行動,進而推動天然氣需求的大幅增長,同時也拉動了煤制氣的發展。目前,煤制天然氣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與傳統天然氣價格相比,優勢明顯。

據統計,截至2014年3月5日,國內已投產的煤制天然氣專案有4個,合計產能約34億方。未來,伴隨著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加之扶持政策的陸續出臺,煤制氣行業的發展有望提速。根據國家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2015年中國煤制天然氣產量將達到150億~180億立方米。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