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條的作用與艾灸的3種常用方法?

艾灸條的作用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廣泛,現代研究認為,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並且比未燃燒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強。施灸區域性面板中過氧化脂質顯著減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燒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燒不僅沒有破壞其有效藥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強。艾燃燒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質,附著在穴位處面板上,通過灸熱滲透進入體內而起作用的。

艾灸的直接灸法

艾炷灸是將純淨的艾絨放在平板之上,用拇、示、中指邊捏邊旋轉,把艾絨捏成規格大小不同的圓椎形艾炷,小者如麥粒大,中等如半截棗核大,大者如半截橄欖大。

直接灸,又稱明灸,即將艾炷直接置放在面板上施灸的一種方法。灸時每燃完1個艾炷,叫做1壯。根據灸後對面板棘激的程度不同,又分為瘢痕灸和著膚灸兩種。這裡所講的艾炷,不同與艾柱,雖然他們之間音相同,字也相近,但是不同的兩個意思。

艾灸條的作用與艾灸的3種常用方法

艾灸條的作用與艾灸的3種常用方法

瘢痕灸

瘢痕灸,又稱為化膿灸,臨床上多用小艾炷,亦有用中艾炷者。施灸前先在施術部位上塗以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液,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後放置艾炷,從上端點燃,燒近面板時患者有灼痛感, 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減輕疼痛。應用此法一般每壯艾炷須燃盡後,除去灰燼,方可換炷,每換1壯,以紗布蘸冷開水抹淨所灸穴位,再塗少許凡士林或大標液,1次可灸7~9壯,灸畢,在施灸穴位上擦乾淨後貼敷玉紅膏,大約1周可化膿,化膿時每天換膏藥1次。灸瘡30~45天癒合,留有瘢痕。在灸瘡化膿期間、區域性需注意清潔,避免感染。同時注意飲食,情志調節。

著膚灸

著膚灸,又稱無瘢痕灸,非化膿灸,臨床上多用中、小艾炷。即將艾炷置於面板上之後,從上端點燃,當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燙時,將艾炷夾去或壓滅,換炷再灸,一般灸3~7壯,以區域性面板充血,紅暈為度。施灸後面板不致起皰,或起皰後亦不致形成灸瘡。此法適用於一切慢性虛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暈、慢性腹瀉、風寒溼痺和面板疣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