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性油墨黏性的分析?

水性油墨是由有機顏料、連結料、溶劑和相關助劑經物理化學過程混合而成的,與溶劑型油墨的主要區別在於水性油墨中使用的溶劑不是有機溶劑而是水,也就是說水性油墨的連結料主要是由樹脂和水組成。水墨要印刷出理想的效果就必須具有適宜印刷的作業適性。影響水性油墨印刷適性的因素較多,以下主要就水墨的黏度、觸變性、粘著性、pH值及紙張的油墨吸收性等效能對印刷適性的影響作一分析。

  黏度是油墨內聚力的大小,是水墨的應用中最主要的控制指標。在印刷的過程中,水墨具有一定的黏度是保持其正常傳遞、轉移的必要條件:水墨的黏度如果過低,會造成色淺、網點擴大量大、高光點變形、傳墨不均等弊端;水墨黏度過高,會影響網紋輥的轉移效能,墨色不勻,顏色有時反而印不深,同時容易造成髒版、糊版、起泡、不幹等弊病。水墨的出廠黏度,因廠家或品種而異,一般控制在30~60s/25℃範圍內(用4*塗料杯)。使用的時候黏度調整到40~50s之間較好。

  對於膠印油墨而言,可以通過墨輥之間的調和,使油墨均勻地塗布在印版上,而柔印油墨也僅靠本身的流動性、粘附性填充在網紋輥網穴中並傳墨到印版上,而且油墨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填滿網穴,只有較低的黏度即較稀薄的油墨才有這樣的性質。如果黏度太大則會造成以下缺陷:

  油墨傳遞、轉移困難。因柔印機速度很快,第一色印完到第二色印刷,其間隔僅幾秒到零點幾秒,要求油墨黏度小,易分離,轉移快,乾燥快;

  易引起紙張拉毛、脫粉現象,甚至造成紙張剝離;

  油墨難以填入網穴中,同時刮刀也難以圓滑地颳去網牆部分的油墨。實踐證明,在同樣的條件下,黏度小的油墨層分裂狀態比黏度大的對油墨的轉移有利。

  所以柔性版油墨一般黏度較較小,其範圍為:0.15~0.3Pa·s。但油墨黏度也不能太小,否則容易壓印會造成網點中的油墨易變形,使圖文再現性變差。嚴重時會造成墨體乳化,或使其不能正常傳遞、轉移,並逐漸在網紋輥、印版上堆積顏料,當堆積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會引起糊版。

  一般對於比較光滑的承印物,在供墨量充足時,轉移率較高,所以要求油墨的黏度稍高;對於結構鬆軟的紙張所用油墨黏度應稍低。

  在實際生產中,當使用帶有刮墨刀的印刷機時,溫度過低時油墨的傳墨量不如溫度稍高時穩定。油墨溫度升高會使黏度下降,其結果是使印品密度降低,墨層沖淡。要保持印刷質量的一致性,就必須保持油墨黏度一致。印刷者必須高度重視油墨溫度所帶來的影響,在印刷前應把所用油墨的溫度穩定在印刷車間的溫度。這一措施非常重要,否則印刷過程中的油墨密度將會有較大的變化。

上海力彩油墨www.licaiink.com

原作者: 網際網路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