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
您好!今天看到您的部落格,看見您為這麼多人的心理問題排憂解難,真的著實感動。
我現在是**大學通訊與資訊系統專業的一名研一的學生,在別人看來這是一件十分光鮮的事情,可現實卻是這半年來我過得很不快樂。
我是懷揣著對於未來的夢想和希望放棄了本校的保研(我本科是**科技大學生物資訊專業,而我將來並不想去做學術研究,所以放棄了保研),放棄了一份對於本科生而言待遇不算差的工作(在深圳2500包吃住)來到了這裡,可現實卻無情的擊碎了這一切的夢想。我讀研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的就業,所以我想做工程專案,讓自己將來的求職有個更好的起點,其實我的要求並不高,能安安穩穩的過上生活,不必為衣食而憂,可偏偏我和實驗室的主管老師很不對付,可細想起來自己又沒幹出特別出格的事,除了在外找實習被人告發。
*月我想過放棄,想過退學,可看到又那麼多同學關心我,我願堅持下去,去做理論工程各半的專案。可現實卻連這一點希望都不願給我,那個老師竟然把我從那個組撤出來讓我去做純理論,可這對於IT行業將來的就業幾乎沒有幫助,想想自己為了來到這裡付出了那麼多,忍受了那麼多,最後得到的卻是這樣的結果,便整天都生活在自責與後悔和埋怨之中。我不知道自己曾經那麼辛苦的考研究竟是為了什麼,不知道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路在何方。
我試圖找過他,可他告訴我的卻是四個字——能力不行。可看著他外派實習的那些人,我覺得有太多的人根本不如我,至少在程式設計方面。大學四年我也有著屬於自己的驕傲:平時不怎麼學習,成績雖然不是特優秀卻也不錯;交到了一群或許值得銘記一生的朋友;在金融危機肆虐的20**年我用一個星期便找到了工作。而如今我在他的眼裡一文不值。
我再次迸發出了退學的想法,我感覺自己真的活的好辛苦,那些歡笑和自尊似乎只屬於曾經,自從實習被人告發我的生活中似乎便沒有了歡笑,因為如今的我已經開始害怕與別人交往。這半年來我似乎永遠生活在陰影和放縱之中,想象兩年後的就業,我真的怕,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寫了這麼多誠摯的希望楊老師能夠給予我精神上的慰藉,哪怕是在將來看不見路能為我開啟一扇窗也好。最後還是要誠摯的感謝楊老師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閱讀我的信件,謝謝您了!
這位同學:
您好!在探討你的問題之前,我想和你探討一下“研究生”這三個字。
“研”是細磨,也可解釋為仔細的磨練、雕琢,既然是磨練和雕琢,必然會遇到各種艱難困苦和溝溝坎坎的險阻,也必然會遭受痛苦和心理的折磨,只要我們有經歷遭受痛苦和心理折磨的準備,只要我們在遭受痛苦和心理折磨的過程中不屈不撓,只要我們把遭受痛苦和心理折磨看作是春蠶破繭的必然過程,進而為有遭受痛苦和心理折磨而使自己更加強大欣欣然,那麼我們就等於真正擁有了“研究生”的“研”字;從字的組成來看是“石開”,一方面預示大腦開竅,轉換多種角度來看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另一方面遵循石頭的紋路,順著紋路開石而使所開之石為我所用、為我服務。《易·繫辭》中說“研,俞思慮也”,意為詳盡精細的考量。古人開石是非常艱鉅的,也是需要遭受各種苦累的,更需要的是耐心、恆心和毅力,方能開石為我所用、為我服務。
“究”是推求、追查窮盡。既然是推求、追查窮盡,那麼我們是不是需要分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我們要推求、追查事情的起因是什麼,關鍵點在什麼地方,怎麼才能使關鍵點得到化解,進而為自己的前進掃清障礙;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謀劃探求超於困難和障礙的的途徑,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探求與謀劃的結果。從子的組成來看是“穴九”,“穴”洞穴或窟窿,“九”是多次、反反覆覆,人深陷洞穴或窟窿之中的時候需要的是靜心探求,反反覆覆追求尋底,進而達到平安走出洞穴或窟窿。《說文解字》中說:究,深也;謀也。通過朔源知根的推求,多角度的分析探尋,用智慧和謀略使矛盾得以化解。
“生”是學生,所謂“學生”,就是學習生活、生存和發展的技能技巧。要生活、生存和發展,必然會面對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人生本來就是由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的珠子相串而成的,我們要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的生存,就必須學會以快樂的心態去面自己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如果在當學生的時候都學不會這些,那我們如何去面對未來漫長的人生呢?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分,只要我們在學習生活、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學會了以快樂的心態去面自己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的技能技巧,我們就會在未來擁有愉悅、快樂、幸福和愛的人生。
我想通過“研究生”這三個字探討,你已經明白了自己應該怎麼去面對目前“實驗室的主管老師”對你所設定的障礙,同時我想經過這個寒假你自我以及親朋好友的探求、分析和順藤摸瓜,一定會順利解決這個問題的。
至於那個老師所說的能力云云,在此我要說的是:能力並不是把一件事情做好,能力更多的是一種心態,一種從容,是隨著每一分每一秒在生命的沙場上摸爬滾打而一點點沉澱下來,融入智慧,最終化為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我的一種積極的自我意向。能力既然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我的一種積極的自我意向,那麼你“想過放棄,想過退學,……再次迸發出了退學的想法”顯然是不可取的!經歷磨難並不見得是什麼壞事,“活的好辛苦”也是在不斷的沉澱和積累生命的智慧和生存的能力,所以面對你目前的處境你所需要的是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換一個角度來解決問題。每件事都有360個角度,只要變換了角度,複雜的問題也就會簡單起來。
不知我以上所談對你是否有啟發,你的朋友楊永龍請你批評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