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韜的產品圈:[16]好產品也將成為資本運作的棋?

微信收費相關事宜被炒得沸沸揚揚,看了好多分析文章,各種說法層出不窮。甚至有人將運營商網間結算的標準一一例舉做出表格。說實話,我對網間結並不是十分了解,僅限於知道其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會有網間結算。所以我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運營商向微信收費這件事。

說到我的觀點,首先要聊聊另一款即時通訊產品——飛信。神州泰嶽這家公司給我比較深印象的有兩點:第一,管理層擅長資本運作。神州泰嶽當初被稱為創業板第一股,237.99元/股,造就了12位億萬富豪。各大小媒體同時為其造勢,涉嫌內幕交易的新聞也是有的;第二,人脈關係處理極為恰當。

基於這兩點,在爆出運營商向微信收費之前的某些事情就顯得很奇怪。

1、移動與神州泰嶽的飛信合同遲遲未續簽。這件事是最奇怪的,可能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是因為微信的衝擊,不過說實話,手機QQ早就帶來衝擊了,微信使用者的增長並未讓飛信使用者出現大規模的縮減。真要說衝擊,手機QQ收到的影響恐怕要更大一些。

這裡我再多寫一件事,移動到神州泰嶽中間,還有一家做飛信“監管”工作的公司叫卓望。從關係上來講,卓望是移動的“親兒子”一般,神州泰嶽算是“乾兒子”。飛信業務最早是全部交給卓望去做的,後來卓望將其進行了拆分,把其中一部分“苦活累活”由移動交給了神州泰嶽。雖然神州泰嶽能順利抱上移動這個“乾爹”的大腿已經實屬不易,可“乾兒子”畢竟不如“親兒子”親。移動方面一邊拍著神州泰嶽的肩膀用“能者多勞”勉勵對方,一邊讓卓望做著較為輕快而又具有重要決策權的監管工作。

在微信勢頭正勁的時候,找一家其它的公司臨時接替神州泰嶽的工作,代價無疑是巨大的,做慣了監管工作的卓望,接起來也不會太順手。

而無論移動還是神州泰嶽方面,對於飛信合同這件事從始至終都未曾表現出隱瞞的舉動,很難不讓人認為其是為以後的某件事造勢。

2、微信使用者量持續上升。這個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使用者量上升速度令人咂舌。

3、媒體將飛信作為微信的對手大量對比。我不清楚是誰開的這個先河,不過如果讓我給微信找一個對手,我可能會優先想到米聊——產品功能更貼近,語音對講比微信做的更早,小米手機的相關熱度還沒有完全褪去。而先把飛信拿出來做對比,不知是從什麼角度出發的。

4、神州泰嶽股票大跌。微信使用者量的衝擊、飛信合同續簽、接連爆出飛信產品盈利佔神州泰嶽盈利比重較大等問題,致使神州泰嶽股票短時間內甚至跌破了16元/股,但是管理層只是不痛不癢的說了幾句表決心的話,看似救市,其實什麼都沒做。

5、移動在未同意續簽飛信合同的情況下,神州泰嶽依然未停止更新飛信。見到某篇文章的作者將其看做是神州泰嶽對移動的“主動示好”,在我看來其實飛信的合作從始至終就不會斷,移動和神州泰嶽兩家心知肚明。

而現在:

1、不斷有使用者幫助騰訊說明,並不是向用戶收費,而是運營商向騰訊收費。

2、微信發出公告,制止微信向用戶收費的謠言。若說其中無人有意鼓譟,我一定不信。

3、神州泰嶽股價飆升,市值重新回到80億元。

重點在於第三條,什麼飛信PK微信,什麼飛信合同續簽問題,歸根究底都是資本運作而已,這是一場被炒作的產品與產品、國企與民企的PK事件。股市中低買高賣的道理大家肯定知道,這場被瘋狂炒作的收費事件,打擊了某人的氣焰,鼓了某人的腰包,讓使用者重新想起了某款產品。

把運營商想微信收費這件事完全歸結到網間結算這一點的話,對我來說實在難以接受。所有的APP使用者加起來何止三億,移動若真的差網間結算“這點兒”入不敷出的錢,最直接的辦法是少弄點流量包、套餐什麼的,至少這是你運營商自己調整策略,和別人沒關係;運營商一直讓使用者使用更多的流量,使用者看到流量的重要性了,此時去找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麻煩顯得太蠢;網路壓力擁堵那都是運營商需要解決的事情,移動有時是稍顯頑固,但不傻。又隨隨便便舉幾個國外運營商的例子和牌照問題我也同樣不能接受。別用國外的例子攪局,很多情形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騰訊從一開始交不交這份錢其實都無所謂,移動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神州泰嶽的股票已經“復活”,飛信又回到了公眾的視野,大家重新認識了一句話“飛信是有人罩著的”。

不過事到如今,我相信移動對收費這件事的態度已經從“無所謂”變成“一定要”了,有些觀念,鞏固一些是需要的,給“後輩們”打打預防針也是需要的。從某個角度看,騰訊這次是“鳥”的角色——槍打出頭鳥的“鳥”。前幾天,網上一張王建宙和劉熾平的對坐聊天姿勢引發熱議。有人從各種角度分析了官家的“高傲”和民企“低調”。我不懂心理學行為學,我只是從照片中感受到了騰訊這隻“鳥”的委屈與無奈。

張韜的產品圈 (共20篇) 上一篇:遠離鼓吹出的創業... 下一篇:視訊大戰遷徙移動...

產品, 資本運作, 張韜,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