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怎麼回事?

扁平足

扁平足(俗稱平足)習慣上是指足部正常的內側縱弓的喪失。一般病因為足部骨骼肌肉異常以及遺傳因素。絕大多數扁平足患者無明顯不適。

1發病原因

1、足部骨骼異常:舟狀骨位置、形態異常,副舟骨,跖骨以及跟骨的異常;

2、足部肌肉異常:脛前肌、腓骨肌止點異常,足內、外側肌軟柔,負重時足部肌肉、韌帶受力不平衡;

3、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在扁平足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一般為多基因遺傳。

2診斷要點

(一)臨床表現

扁平足主要表現為足弓的消失,除此之外,絕大多數患者無明顯不適。少數患者在站立或行走後出現足部疲勞很疼痛。根據病因,可以分為3種類型:

柔韌性扁平足:絕大多數扁平足都是柔韌性扁平足,非負重狀態下存在正常足弓,負重後足弓消失。

僵硬性扁平足:非負重狀態下足弓底平。多由舟骨、跟骨、距骨等聯合畸形而引起。

副舟骨所致扁平足:由於副舟骨的存在改變了脛後肌肌腱的止點位置,這種解剖關係的異常導致足弓底平。

(二)輔助檢查

足部X線片:正位片可顯示距跟傾斜,側位片可顯示距骨跖屈,負重位的正、

側位X線片及非負重位斜位X線片可判斷扁平足的嚴重程度。此外,X線片還可顯示足部骨骼如跟骨、距骨、舟狀骨的畸形情況。

CT檢查:進一步顯示足部骨骼畸形情況,三維重建可顯示足部各骨之間的三維解剖關係。

(三)鑑別診斷

1.先天性馬蹄足:明顯的足內翻內收畸形,一般很容易鑑別。

2.先天性垂直距骨:此類患兒為距舟關係異常導致的足部畸形,患兒足底部可以觸及1枚明顯凸起的骨頭,為脫位的距骨頭,踝關節活動範圍縮小。X光片在極度跖屈情況下距舟關節呈脫位狀態。

3疾病治療

觀察隨訪:絕大多數扁平足患者無明顯不適,加之兒童足弓只有到7-10歲才完全發育成熟,因此無症狀的扁平足無需治療,無需使用矯形鞋或矯形鞋墊。

矯形鞋或矯形鞋墊:對於有疼痛的柔韌性扁平足,可以使用矯形鞋或矯形鞋墊。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矯形鞋和鞋墊能夠有效地改變足弓結構,使用矯形鞋或鞋墊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舒適程度。

石膏固定:用於治療僵硬性扁平足,主要目的是制動,減少疼痛,而非矯形。下肢管型石膏固定4-6周,可反覆多次使用。

手術治療:以解除引起功能障礙的疼痛為目的,但術後患足將喪失足內翻和外翻運動功能。

根據扁平足病因的不同可採用不同的手術方式,像距下關節穩定術(EOTTS),適用於可復性平足症的微創矯形手術,這時需要選擇合適大小的HyProCure距骨關節穩定器插入跗骨管。

扁平足是怎麼引起的

導讀:扁平足是怎麼引起的,很多人對扁平足不瞭解,扁平足主要是由於某些原因使足骨形態異常、肌肉萎縮、韌帶攣縮或慢性勞損造成足縱弓塌陷或彈性消失所引起的足痛,又稱為平足。下面看下扁平足是怎麼引起的:

扁平足是怎麼引起的

  本病病因尚未闡明,但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本病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病理觀察足跗骨無發育性畸形,但連線距跟、距舟和舟楔關節的關節囊的韌帶卻較正常者鬆弛,使足負重時跟骨在距骨下方發生內旋,其前端向背側及外側移位,距骨則向跖側及內側移位,導致鬆弛的跟舟跖側韌帶更加鬆弛,不能支援距骨頭,使足縱弓降低,跟距韌帶鬆弛致使跟骨外翻,則加劇足縱弓下降。臨床上將本病的病因分為四類因素:

(1)遺傳因素;

(2)先天性足骨畸形;

(3)足部外傷或慢性勞損;

(4)足內在肌或外在肌力弱或麻痺、痙攣。

總結:扁平足是怎麼引起的,看了以上介紹你對扁平足是怎麼引起的有了瞭解吧!專家說,扁平足會影響患者的正常運動,如果有了身體不適,請立即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