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講授傳染病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對一些傳染病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很難區分。如題目某地流行甲肝,查明後是因為食用了不潔淨的毛蚶所致,這種帶有甲肝病毒的毛蚶是成了甲肝的( )?A 傳播途徑 B 傳染源 C 病原體。有人選A傳播途徑,理由是屬於食物傳播;有人選B傳染源,理由是不乾淨毛蚶是攜帶甲肝病毒的動物。怎麼區分呢?
工具/原料
細心、思考
方法/步驟
根據概念來判斷:在百度百科我們知道: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並且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包括病人、病原攜帶者和受感染的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後,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環境中所經歷的全過程。如得狂犬病的狗就屬於傳染源。但是我們對不乾淨的毛蚶具體的情況不瞭解,就很難判斷。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第二種方法。
看寄主是否屬於中間宿主,如果是中間宿主就它屬於傳播途徑。比如瘧疾,蚊子就是吸取了有病的人或動物的血液之後,再去叮咬,才引起的。那麼這個蚊子就屬於“中間宿主”,它攜帶的病原體,源頭就是有瘧疾的人或動物。這種情況中間宿主就是傳播途徑。也就是說沒有源頭的話,它就屬於傳染源。但這時候我們發現不知道不乾淨的毛蚶是怎麼得來的甲肝病毒。還會有懷疑,那麼我們再看第三種方法。
看寄主是否也患病了,如果沒有患病它就屬於傳播途徑。我們看到的瘧疾,蚊子本身是沒有患病的,還有由蒼蠅傳播的一些傳染病,蒼蠅本身就沒有患病的。我們再看看狂犬病,這個病毒是可以讓狗患病的。綜合以上三種方法可以知道,不乾淨的毛蚶就屬於傳播途徑。甲肝病毒不會讓毛蚶患病,屬於中間宿主。
注意事項
會區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學會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