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學古箏?

Tags: 孩子, 學生, 古箏,

古箏是我國古老的是彈撥樂器之一,流傳至今以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表現力極為豐富,從古代到現代,由慢板到快板,由抒情到奔放,以及格中民族風格,都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它音色甜潤、優美:高音清脆明亮,中音柔和雅緻,低音渾厚深沉,是民族樂器中的佼佼者。隨著,古箏藝術的不斷普及和發展,人們學習古箏的熱情越來越高,學箏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我國也旋起一股“古箏熱”。這也正說明我們古箏本身就有極大的潛力和個人魅力,這對促進古箏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眾多的學箏人數中中小學生佔得比例是最多的,也是最難教的。因為這些學生的年齡偏小,他們的行為具有強烈的情緒性。仍以無意注意為主,極易受環境的影響而改變。一開始,學生由於新奇、有趣,所以個個都很有興趣,都想學,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積極性也會逐漸下降。甚至有很多打退堂鼓的學生了。
我本人從事古箏教學已有13年,就已在教學過程中怎樣來提高學生學習古箏的興趣這一問題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其實學習古箏並不算太難,古箏的入門相對於其它樂器來講較為簡單,它有固定音高,不需要學生完全靠聽覺。它的音階是五聲音階,中間沒有不穩定音級,能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希望大家要有信心,消除畏懼感,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查詢資料,我發現在學箏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減少學生認知負荷、多餘刺激,是學生能夠把注意力直接集中指向對基本指法與傳統的樂曲變化規律的掌握上,多讓學生接觸一些兒歌之類的曲目,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較快地擺脫學習情境造成的枯燥與緊張,在輕鬆、愉快地參與過程中,緩解學生初期學習古箏枯燥的情緒,激發學生對古箏的學習興趣。

如何讓孩子愛學古箏

方法/步驟

讓學生有“我想學”的念頭
在我們所學過的心理學認為,任何事物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它往往能夠決定著人們今後對它的看法。當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琳琅滿目的樂器時,他們對每一件樂器都充滿著好奇,都很感興趣,很想學。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古箏上來呢?這時教師和家長可以利用已有的硬體設施,讓孩子從心理喜歡古鎮,從心裡想學古箏。如:用錄音機播放一些較為優美、動聽的古箏曲來吸引孩子;用VCD播放兒童表演古箏的節目;用電視播放孩子最喜歡的《還珠格格》中紫薇彈奏古箏時的情節等等。我這裡有很多學生就是因為這個才有學習古箏的念頭,當孩子聽到、看到這些時,就對古箏產生了很好的第一印象。特別是看到《還珠格格》裡的紫薇彈琴的這一幕,很是讓孩子羨慕、喜歡。這時學生就會產生了自己也要像紫薇一樣邊彈邊唱的想法,古箏也就成了他們的第一選擇物件。

讓學生能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
學生對古箏的興趣往往會隨著幼兒對古箏的新鮮度和學箏的難易程度的改變而改變。這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徵老教育他們的,讓他們在輕鬆、愉快地氣氛中學習,讓他們感到學習古箏是快樂的。

1、 用形象的兒童語言,讓孩子能夠易於接受:
我們都知道幼兒的年齡偏小,他們的形象記憶要遠遠勝於抽象記憶。所以在幼兒古箏教學中,我們應該把那些枯燥的語言、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孩子喜歡聽的、形象的、具體的語言,以此創設愉快、輕鬆地環境。例如在教彈箏手型的這一方面,我先說手型基本像個握雞蛋的形狀,不能太緊,太緊的話雞蛋會在手心抓破喲,也不能太鬆,太鬆的話 手心的雞蛋會掉在地上的;然後手放在琴上時,我是這樣告訴孩子的:我們的小手像一座彎彎的橋,我們知道橋是很平滑的,而且前面上不能有漏洞,要不然汽車和行人就要掉下去的。那麼在幼兒練習的過程當中,我就可以這樣說:小心,汽車要掉下去,來提醒手指不要張開;哇!這座橋高低不平好難開呀,來提醒手指的關節突出來了,不夠圓滑、不夠放鬆等等。這樣孩子就不會從老師口中聽到:“這樣不對,這是錯的”等字眼,也會覺得學古箏是件很有趣的事情。這樣幼兒對自己充滿信心,就有了學習的願望和動力。

2、 與家長交流,相互配合,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很多學習古箏開始都是一時興趣,但是學習任何事物都是有枯燥性的,古箏學習也不另外,特別是初期學習基本指法時,也會很枯燥,這是很多學生都會有打“退堂鼓”的想法,這是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要進行及時交流,讓老師明白學生的想法,好及時與學生做好思想交流,也可以在課堂內容上儘量佈置一些能讓學生感興趣的曲目,回家練琴時,讓家長多表揚學生,多對學生有讚美的感覺,讓學生充滿自信,以增強學習興趣,,那麼度過一段枯燥的學習期後,學生能演奏一些好聽曲目的時候,她已經對學習古箏有一定的興趣了。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