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培訓的基本騎乘方法解析?

Tags: 馬術, 騎乘, 馬兒,

當您認為您已不再需要用調馬索教學,可以讓您在騎乘場內自由騎乘。接下來,您要針對以下這些基本騎乘的基礎課程,循序漸進的逐一學習、練習、體會,這可能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即使是一位精通高階騎乘技術的選手,也是需要不斷的反覆練習這些基本騎乘的課目,以求精進。

方法/步驟

慢步,馬兒在慢步時,四隻腳分別以四節拍的韻律向前移動。這時您要坐穩在馬鞍上,學習以腰、背、大腿、小腿的力量用力推,使馬兒大步邁進,要能讓馬兒的後腳踩在前腳的蹄跡印前方。同時要放鬆您的脖子、肩膀與手臂。許多資深的騎手都認為,慢步是最簡單也是最艱難的基礎。

打浪,馬兒在快步時,斜對角的兩隻腳同時著地,與另斜對角的兩隻腳分別以二節拍的韻律移動。當馬匹做快步步伐運動時,在馬背上下震動中,騎手在馬鞍上以兩腳貼著馬腹,做一站一坐的動作。站的時候要以大腿與小腿的力量貼著馬腹站起來,而不是靠腳踩馬鐙。坐的時候要將臀部放鬆,以腰背的力量向下坐,同時用小腿緊貼馬肚子。讓馬兒的韻律穩定,不急促,馬兒的後腿用力往前踩踏,有精神。

壓浪,馬匹做快步步伐運動時,騎手除了做一站一坐的打浪動作之外,也可以一直坐在馬鞍上,隨著馬背上下震動中,用臀部密合坐著馬鞍騎乘。壓浪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將臀部放鬆,不要讓您的屁股被馬背彈起來,要不然一定會磨破屁股。

不管是打浪還是壓浪,騎手還要注意,上半身要挺直但放鬆柔軟,不要前頃,肩膀也要放鬆且張開,手臂放鬆但手指緊握繮繩,下半身要有威力,雙腿儘量往下,腳跟不可以提起來,腳掌不要張開……,更重要的是平衡,輕鬆自然,伴隨馬匹的運動,這就是所謂的騎坐。

減卻與半減卻 減卻的目的,是讓行進中的馬兒速度變慢,而至停下來。步速逐漸減慢而至完全停止的過程,應流暢而均衡。停下來以後,馬兒應以四隻腳平均分配的承載它自己與騎手的體重,平整的站立,不可以歪著屁股站三七步,或是一腳在前一腳在後。這唯有靠騎手在實施減卻過程中,腰背、腿、繮的充分配合運用,才辦得到。絕對不是光靠手拉繮繩,馬兒就會停下來,馬兒力氣那麼大,你哪裡拉得過它。

半減卻則是騎士經由騎坐及腳同時協調動作,繮繩瞬間固定。其目的在增強馬匹注意力,加重馬匹後肢之負重,使其前肢之輕盈及保持馬體之平衡,準備執行下一個變換動作的命令。

移行,移行就是指揮馬匹由靜止-前進-靜止,或讓馬兒變換不同的步伐(慢步-快步-慢步、快步-跑步-快步、慢步-跑步-慢步等)。在場內騎乘時,切忌讓馬兒用同一個步伐不斷的繞圈子。這會讓馬兒傻傻的一直走或跑,忽略了騎手的指揮,最後變成馬兒自己在跑,而不是你叫它跑。不斷的移行與變換裡懷,也是讓馬兒集中注意力,接受騎手的指揮(或是說對騎手的扶助反應良好)的方法之一。

內方姿勢,馬兒在轉彎或繞圈時,靠近圓心的一方叫內方,另外一方就叫外方。要讓馬兒轉彎,不能靠拉內方繮繩,而是要有正確的內方姿勢。騎手的外方繮保持與馬口銜的接觸,外方腳往後,內方腳用力將馬體壓向外方,內方繮順勢牽引,這樣馬兒就會轉彎了。

實施內方姿勢時,馬的頭、頸、肩部會略為彎曲,騎手於馬上,以能看到馬的內方眼角及鼻孔之程度的彎曲為正確。

輪乘與圈乘,以一個長度(輪乘:15m-20m,圈乘:6m -10m)為直徑,讓馬兒走出一個工整的圓形。注意不要走成了橢圓形或圓角四邊形。圈乘時可以是慢步、快步或是跑步。不要讓馬兒一直做同一個圈乘,應多變化直徑大小,配合移行與變換裡懷方向變換。

變換裡懷與8字騎乘 讓馬兒順時針方向前進改成逆時針方向前進,或是反過來。常用的方法有輪乘變換裡懷、半圈乘變換裡懷、斜換裡懷等。另外,圈乘與變換裡懷的同時運用,就成了8 字騎乘。做兩個直徑相同但行進方向相反的輪乘,以兩個圓形連線的切點做變換裡懷。在初級練習時8 字中心可以不必是兩個圓的切點,可簡化成兩小段交叉直線。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