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如何形成的?

人眼的晶狀體像一個透明的雙凸透鏡,光線透過它在視網膜上匯聚。當晶狀體混濁時光線的透過就要受影響,看東西就會不清楚,這種晶狀體的混濁稱為白內障。

白內障按其原因不同分為發育性、老年性、併發性、外傷性、中毒性、代謝障礙性、皮質類固醇性和後發性等數種。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病,其主要症狀是視力逐漸下降和視物模糊,嚴重者可造成白內障盲。

  這種視力下降是無痛性,無任何感覺,不知不覺中,視力緩慢減退。有些病人眼前出現固定性黑影,強光背景下尤為明顯。有些病人還可出現單眼複視或多視,還可出現在注視點周圍有星形、束狀等點彩樣光暈。

  白內障的發病機制眾說紛紜,氧化損傷、糖代謝異常、輻射損傷(如X線、紅外線、紫外線、電擊等、藥物和化學制劑的中毒、營養代謝異常、微量元素異常、遺傳、妊娠、感染、外傷等都可導致白內障的發生。但氧化損傷或營養水平低下容易誘發白內障,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發育性白內障又稱先天性白內障,有內生性和外生性兩種。內生性原因與胎兒發育障礙有關,具有遺傳性;外生性的原因是指母體或胎兒的全身病變對晶狀體所造成的損害,如母親在妊娠前期6個月內患有病毒感染如風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甲狀旁腺機能減退以及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等,均有可能引起。老年性白內障形成中主要是蛋白質的變性,不溶性蛋白、鈉和鈣等含量的增加,鉀和維生素C減少和谷胱甘肽的缺如。晶狀體蛋白中的85%為水溶性的白蛋白,水溶性白蛋白可以轉變為不溶性蛋白,年齡愈大,不溶性蛋白含量愈多;另外維生素C缺乏、晶體pH值的改變以及一些有毒物質滲入晶體都可引起晶體蛋白的變性,產生混濁。對於老年人晶體氧化損傷是白內障形成的最初因素,白內障形成的危險因素有飲酒過量、吸菸過多、婦女生育過多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但至今老年性白內障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清楚,還有待繼續研究。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