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氣的危害及如何預防?

氨(NH3)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比重為0.5),可感覺最低濃度為 5.3ppm。氨是一種鹼性物質,它對接觸的面板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面板組織中的水分,使組織蛋白變性,並使組織脂肪皂化,破壞細胞膜結構。氨的溶解度極高,所以主要對動物或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濃度過高時除腐蝕作用外,還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氨通常以氣體形式吸入人體,進入肺泡內的氨,少部分為二氧化碳所中和,餘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隨汗液、尿或呼吸排出體外。

氨氣的定義

氨氣,無機化合物,常溫下為氣體,無色有刺激性惡臭的氣味,易溶於水,氨溶於水時,氨分子跟水分子通過*氫鍵結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能小部分電離成銨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氨水顯弱鹼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氨與酸作用得可到銨鹽,氨氣主要用作致冷劑及製取銨鹽和氮肥。

氨氣的危害及如何預防

氨氣的來源

氨氣主要來自建築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特別是在冬季施工過程中,在混凝土牆體中加入尿素和氨水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凍劑,這些含有大量 氨類物質的外加劑在牆體中隨著溫溼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而還原成氨氣從牆體中緩慢釋放出來,造成室內空氣中氨的濃度大量增加。
另外,室內空氣中的氨也可來自室內裝飾材料,比如傢俱塗飾時所用的新增劑和增白劑大部分都用氨水,氨水已成為建材市場中必備的商品。雖然這種汙染釋放期比較快,不會在空氣中長期大量積存,但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可小視。

氨氣的危害及如何預防

氨氣的危害

氨被吸入肺後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後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帶血絲、胸悶、呼吸困難,可伴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乏力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同時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症狀。所以鹼性物質對組織的損害比酸性物質深而且嚴重。

氨氣的危害及如何預防

氨氣的預防措施

生產過程中加強密閉化,液氨管線閥門應經常檢修,防止意外破裂。加強通氣,使車間空氣中氨氣最高容許濃度控制在30mg/L。貯存和運輸液氨或氨水時,應防熱、防晒,免受震動,以免膨脹炸裂;使用時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做好個人防護。

氨氣的危害及如何預防

平時組織對意外事故急救工作演練,一定要明確群發性急性氨中毒的急救程式,即現場救護程式(包括事故前準備階段和現場救護階段)與臨床搶救治療程式。

氨氣的危害及如何預防

嚴格執行“氨標”中規定,凡從事氨作業人員均應進行就業前體檢,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疾病、肝或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者應禁忌從事氨作業。根據接觸情況,對作業者每1~2年進行體檢一次。

氨氣的危害及如何預防

新樓房(尤其在北方冬季施工的)不要馬上入住,開啟窗戶通風一段時期,室內儘量少用含有新增劑和增白劑的裝修材料.

氨氣的危害及如何預防

如是畜牧業應合理選址和科學設計。豬場應選擇在地勢高燥、地形開闊、排水方便、通風良好,周圍無居民區、無化工廠、屠宰場和礦區的等汙染較多地方。做到徹底及時排出糞便、墊料和汙水等廢棄物,通風換氣良好,儘量減少舍內有害氣體產生。

氨氣的危害及如何預防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