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紅木古典傢俱伸縮縫?

紅木古典傢俱留伸縮縫目的是為了不致撐裂傢俱的邊框或角榫;留伸縮縫的最高標準是空氣溼度大時候沒有伸縮縫。如果贊成這個觀點話,結論就伸縮縫只留一邊,兩頭不需留,使其達到空氣最乾燥時候收縮縫不致過大(一邊),空氣潮溼時候正好沒縫,不撐裂邊框。

那種四邊留縫好看,因為四邊有縫決定了傢俱不管是潮溼還是乾燥情況下都有縫(木材縱向基本不收縮,兩頭留縫,受空氣乾溼影響較小,伸縮縫一直存在)。很多情況下會發現廠家做傢俱並不留伸縮縫,不留並不代表一定沒有,因為廠家對木材幹燥沒有絕對把握,一般木材含水量高於空氣含水量,這樣即便製作時不留伸縮縫,傢俱製作完畢後也會有縫,並且相當一部分傢俱不管幹溼季節都有縫,只是大點小點不同。

如果是春天置辦的材料到了夏天安裝,一般都有一點收縮。反之,冬天烘乾過的材料。過完年再來裝,雖然可以裝起來嚴絲合縫。但是雨季來臨的季節肯定會漲裂。除非是在在四季變化不大的地方做的傢俱,又是在當地用。還有不同材料的應性也不相同,相對小葉檀與黃花梨的變化最小,大葉,紅酸枝等收縮變化就大了去。

抽漲縫的作用是在潮溼的環境防止傢俱邊框接頭處開裂,那在乾燥的環境下,是不是不留也呢?

有筆者以為,乾溼是相對的,還要看你用的料是不是老料,是不是乾透了,如果你的環境可以恆溫恆溼(環境相對穩定)可以不留。

有人說是不是交趾黃檀的木性不行?因為那些柚木橡木傢俱確實沒伸縮縫。不過筆者覺得如果交趾的木性不行,古人也不會選它做傢俱,它也不能算名貴木材了。或者是製作工藝有問題,木材沒有處理好?

此外,一年四季環境乾溼度差別大地區是一定要有的。不同季節、木材幹溼都與留不留收縮縫、留多大收縮縫有關。雨季空氣溼度大,雖然木材經過人工乾燥,但傢俱製作過程中木材仍會吸收水分,體積增大,一般不需要留伸縮縫,即便不留,冬季氣候乾燥的時候也會出現伸縮縫;春、冬天氣乾燥,經過人工烘乾木材製作傢俱時,一般要留伸縮縫,否則,潮溼夏季到來後,會把大邊漲壞;木頭縱向收縮性不大,一般兩頭不需要留伸縮縫,有的廠家四面留縫,個人感覺應該是不規矩的做法。伸縮縫一般在0.3釐米以內,超過0.5釐米就比較難看,如果面板不是太寬,超過0.5完全沒有必要,伸縮縫過寬,一般是製作傢俱時木材沒幹燥好。

其實,大家都同意木材的應力,就如許多朋友說的,能做到傢俱空氣潮溼的季節達到四面沒縫、空氣乾燥季節縫隙最小確實是古典傢俱中的極致,這個無可後非,不過可惜的是真正做到這個程度的商家極少,能達到這個級別的木材更是鳳毛麟角,並且價格不菲。並不是廣大愛好者能接受的。

再說傳統工藝的問題:傳統工藝很好,可是單面背膠,單面收縮,覺得一般傢俱收縮後是十分難看的(個人感覺),這個所謂的傳統我覺得並不十分完善,相反四面留邊(尤其是面板)我覺得倒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不過留邊應該均勻,控制得當。說白了就是您喜歡傳統我們可以按照傳統(這個真的不容易,容易被騙),覺得不好就可以留邊,上升不到忽悠的程度。

好東西我們都喜歡,最求極致也無可厚非,不過要量力而行,有些時候並不是金錢跟時間就能解決的,故宮的傢俱我也喜歡,不現實呀。審時度勢符合自己的需要才是王道。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