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睡眠好習慣?

Tags: 常識, 習慣, 重慶, word,

  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養生,有助於長壽。這方面古人們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

睡眠環境:

  臥房應當安靜舒適,乾淨衛生,空氣流通等為原則。春季宜開放,使空氣暢通,夜間仍須防風寒;夏月應防曝晒,常透風以降溫;秋季由熱轉涼,燥氣較勝,室內宜保持一定溼度;冬天重在保暖,門窗不要過於開放,室內也不宜太熱。臥房大小要適中,不宜過大,因“室大則多陰”,易致人患病。睡房內勿明燈高燭,因光線太強使人難以入眠,且易驚易醒。

睡前準備:

  《千金方》雲:“能息心,自冥目。”上床後可靜坐片刻,緩慢調息,以安定心神。也可用手指或木梳輕刮慢梳頭皮數十下,睡前用熱水泡泡腳,或反覆搓揉腳心(湧泉穴),均能誘人入睡。正如古人云:“梳頭浴腳長生事,臨睡之時小太平。”老年人夜尿多,可自我常按摩腰部腎俞穴,既可溫腎壯陽,又可益於入睡。

寢具選擇:

  床高低(40~50釐米)合適,以便上床就寢、下床著鞋方便。床身宜稍寬大,睡時人體可隨意伸縮轉動,有利氣血流通,筋骨舒展。枕頭不宜太高或過低,一般以12釐米左右為宜,且軟硬要合適。如頭目脹、眩暈等(如高血壓),可用菊花、綠豆、茶葉、蔓荊子等作枕芯,能起清肝明目作用。夏季用磁石枕可起散熱安神的保健作用。

睡眠姿式:

  古人主張以右側臥為善,此時可全身肌肉鬆弛,呼吸舒暢,使心臟不受壓迫,對脾胃虛弱者,也利於腸胃消化和排空。古人說:“寢不屍”,即不宜仰臥,因仰臥肌肉不能完全放鬆,會影響休息。俯臥更會有害呼吸,壓迫胸腹,也要避免。同時,睡時不能矇頭掩面,也不要張口呼吸,孫思邈曾雲:“夜臥常習閉口”。睡眠也不應雙腳高懸,否則會損傷腎氣。

睡眠時間:

  要求順應四時規律,一般春夏應晚臥早起,秋季要早臥早起,冬季則早臥晚起。睡眠時間成年人一般不少於6小時,過少則傷心耗神。老年人因氣血漸衰,可靈活掌握睡眠時間,適當睡午覺對老人有益。睡眠也莫過多。古人云:“凡睡至適可而止,則神寧氣足,大為有益。多睡則身體軟弱,志氣昏墜”,如中醫所說“久臥則傷氣”。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