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羊痘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山羊。綿羊都易感染,羔羊感病後死亡率較高。它多由病羊和含有羊痘病毒的皮屑隨風和灰塵吸人呼吸道而感染,也有通過損傷的面板而感染的。發病初期,病羊精神不好,不吃不喝,流鼻涕,淌眼淚,體溫升高,心跳和呼吸次數增加。在鼻子、眼睛周圍和嘴脣、陰門外面,以及乳頭等處出現小紅點,並迅速形成直徑3-5毫米的硬圓丘疹。過6天左右,丘疹增大,形成水泡,體溫稍有下降。水泡經2-5天變成膿泡,體溫再次上升,一般持續2天左右。最後膿泡乾涸,變成黑褐色的痴皮。有的病羊還會出現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
典型病例
病羊體溫升至40℃以上,2~5天后在面板上可見明顯的局灶性充血斑點,隨後在腹股溝、腋下和會陰等部位,甚至全身,出現紅斑、丘疹、結節、水泡,嚴重的可形成膿胞。歐洲某些品種的綿羊在面板出現病變前可發生急性死亡;某些品種的山羊可見大面積出血性痘疹和大面積丘疹,可引起死亡。
平時預防措施
一是嚴禁從疫區購買種羊,必須從外地引進時,應先做好疫情調查,引入後經過檢疫和消毒,隔離飼養觀察2個月,確認無病後,進行體表消毒後始能混群。二是用山羊痘活疫苗按相關說明,每頭尾根內側或股內側皮內注射0.5ml,注苗後4—5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12個月。
羊痘,羊口瘡病的治療方案
用羊痘血抗+頭孢噻呋鈉,肌肉注射,連用2-3天。治療200斤/瓶,預防400斤(英國凱諾),可以配合地塞米松同時用,防止過敏、孕羊勿用。注苗後4—5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