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體質和茶葉性質看喝茶的講究?

茶葉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素來被視為是延年益壽之飲品,有靈丹妙藥之效。我國唐代醫學家陳藏器曾講:“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因此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

喝茶講究一、辨清體質

茶是人們喜愛的飲品之一,喝茶首先要辨清自個兒的體質,以及茶的特性。我中醫認為人的體質有燥熱、虛寒之分,茶葉則由不同的發酵程度,而有涼性、中性及溫性之分。

例1、像抽菸、喝酒及體形較胖之人,屬燥熱體質者,應喝涼性茶。

例2、腸胃虛寒體質者,應喝中性茶或溫性茶。而老年人則以喝紅茶與普洱茶較佳,像病患者應以喝大紅袍、紅茶以及普洱等中、溫性茶為佳,能在茶中加點奶做成奶茶效果更好。

喝茶講究二、茶葉的性質

茶葉分為綠茶(如:西湖龍井)、青茶(包括鐵觀音、烏龍茶、大紅袍)、紅茶(祁紅、滇紅)、黑茶(普洱茶)、保健茶(苦丁茶)等幾大類。

1、綠茶:

綠茶類的茶葉性涼,像胃潰瘍病患者,過敏體質者,都不能喝綠茶。因為綠茶在製作過陳哥中沒有發酵,營養成分較高,所以葉綠素含量也相對較多。葉綠素的刺激性較大,所以胃潰瘍病患者及過敏體質者不能飲用。(葉綠素存在於所有能營造光合作用的生物體上,包括綠色植物、原核的藍綠藻(藍菌)和真核的藻類。葉綠素從光中吸收能量,然後能量被用來將二氧化碳轉變為碳水化合物。)

2、青茶類(烏龍茶):(包括鐵觀音、大紅袍)

青茶是烏龍茶的另一個名稱,烏龍茶的茶葉比較粗老,所以必須用100℃開水沖泡,烏龍茶不寒也不熱,辛涼甘潤屬中性茶,適合大部分人群飲用。

鐵觀音:性涼,不宜空腹飲用。鐵觀音屬半發酵茶,由於發酵時間短,所以偏寒性。雖然消脂促消化功能突出,茶香特別濃郁,但其性仍屬寒,所以虛寒體質者、胃潰瘍病患者及過敏體質者不宜飲用。

大紅袍:性溫,而不寒不傷胃,適合病患者和老年人飲用。大紅袍滋味醇厚,香氣濃郁,飲後齒頰留香,經久不退,沖泡9次後,仍有原茶的桂花香味。

3、黑茶:(普洱茶)

普洱茶:性溫和,有暖胃、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長期飲用可有效的減輕動脈粥樣硬化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飲用。

4、紅茶:(祁紅、滇紅)

紅茶類性屬溫和,適合大部分人群飲用,不適合飲用的人群是神經衰弱者(如:經常失眠、精神狀態繃緊等)。

5、保健茶:(苦丁茶)

苦丁茶:涼性偏重,清熱解毒、軟化血管、降血脂的功能較其他茶葉更好,最適合體質燥熱者飲用,但虛汗體質的人絕對不適宜飲用此茶。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