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何“處理”不同型別員工?

每個企業都有很多問題員工,如何處理他們一直令主管人員很頭疼。職場上該如何“處理”不同型別員工呢?下面江淮人才網職業小編就針對該問題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幾點不同的方法。

方法/步驟

心理失衡型。

  症狀

  即由於對身邊與自己類似的事或物的比較而產生的心理不平衡,而表現出來的心理失常。比如,有的業務員在看到原來同一級別的同事成為了自己的上司後,心中就存在不平衡心理,因此,在工作中經常給予不配合或“搗亂”,要麼就是散佈一些上司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貶損”言論等,從而成為上司眼中的“問題員工”。

  藥方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對於此類的“問題”員工,一定要能夠放下架子,先做“哥們”,從而讓失衡的下屬找到平衡的感覺。絕不能在其面前以領導自居。只有對其“先交朋友,後做上級”,經常在公開場合對其恰如其分地給予表揚或“提及”,尤其是其不在現場時,能夠傳到其耳朵裡效果會更好,通過這種“敬”與“疏”的方式,有時要比直接採取“堵”即調離或“殺掉”的方式,更讓人心服口服,更讓人感到可親與可敬。

習慣使然型。

  症狀

  即由於個性因素造成的自身“問題”。比如,有些員工由於自身原有的習慣,平時工作作風懶散、拖拉、玩世不恭等,也是“問題”員工形成的一個主要原因。

  藥方

  對於有惡習,但在業務上有一套的“問題”員工,作為管理者,就必須發揚“傳幫帶”的作風,使其遠離陋習,從而使其保持與團隊的合拍與步調一致。而其主要採用的有效手段,便是動用“家法”,即制度與規範約束,當然,這需要管理者首先要“身正”,正己才能正人。通過“殺雞儆猴”,從而起到鞭策後進及有不良習慣的員工。對於沒有潛力,但又“惡貫滿盈”的員工,那就需要“快刀斬亂麻”,一個“殺”字了得。只有這樣,才能起到警示他人、淨化團隊之目的。

倚老賣老型。

  症狀

  有的下級業務員由於做市場的時間較長,因此,在銷售業績非常優秀後,就開始沾沾自喜,對誰都不屑一顧,加之企業領導對其的偏愛,便不把上司放在眼裡,從而也成為“問題”員工了。

  藥方

  對於此類員工,需要慎重而為之,因為此類“問題”員工,由於“城府”往往較深,有時甚至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需要採取一定的策略與技巧。首先,要懂得先揚後抑,即經常要通過看似表揚,實則“話中有話”的方式,給予其身份提醒;其次,通過加壓驅動的方式,“拔高”其銷售指標,努力讓其做的更好,給其更大的挑戰空間,給予更多的提升機會。最後,給其提供更大的“展示”平臺,滿足其表現欲。比如,利用給團隊員工做培訓的機會,讓其現身說法,既能滿足其表現欲,又表示了你對其的尊重與厚望。當然,對於敢挑戰制度與規定的“業務老油子”,絕不能放任自流,聽之任之,而應勇敢的拿起制度的“鞭子”,狠狠地給予懲戒。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