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的另類“自信”?

事實上有相當數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或是無原則過分的自信,這就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培養與保持孩子良好的自信心。下面是我們對孩子自信心培養與保持方面的一些建議與忠告,列出來,各位家長不妨參考:卓越教育老師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以供參考.

  一個人看待問題的態度,遠遠要比問題的本身更重要。

  "在我們準備擁有天空之前,請先擡起頭來",這是在學而思作文新課堂上,學生所能感受到的一種精神,也是春季新作文課程,"學生自信心培養"要求的一部分。

  "擡起頭來"意味著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而這種信心,便是一個人面對和解決各種問題的動力源,當一個人被這種積極的因素所影響的時候,心裡就會有諸多的潛臺詞--"我能做好"、"總會行的、讓我再試試"、"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總會有更好的辦法"、"這點兒困難對我來說算不了什麼,我可以解決"……

  自信心是一種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它是指一個人對自己以及周圍關係的認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監督、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等。巴爾扎克在他偉大的著作中提出"性格決定命運"的著名論斷,當我們回過頭來再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自信心--作為每個人思想狀態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能否正確的面對與解決各種難題;能否積極主動的去完善自我和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另外,它也是一個人在各種困難挫折面前不但沒有消極後退,反而奮力拼搏的最終勇氣。

  如果沒有良好的自信心支援,愛迪生也許永遠都成為不了一名科學家,因為他的科學設想,在沒有被社會否定之前,早已被自己否定掉了;米切爾也就不可能在連續接到三十八家出版社的退稿信之後依然堅持,我們的身邊,也就少了一位偉大的作家、少了一本叫做《飄》的世界名著……

  自信心不是偶然間對自身產生的肯定性評價,也不是對自身及環境做出的盲目的評價與判斷,它是一個人經過有意無意的長期培養,才得以形成的一種自身素質。它雖受外界的影響,卻不為外界所幹擾,它是建立在對自身、對環境的客觀評判基礎上的。對孩子從小進行自信心的培養與保持,對於完善孩子將來的行為素質、適應社會、拓展自身等方面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益處。

  學而思有著良好專職教師培訓和管理體系,它要求專職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寫作教育的同時,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環境,而且要將完善的人格教育列為課堂教學目標之一,每節課都暗含著"全人"教育要求,率先把"學作文更是學做人"這一思想,落到實處。讓學生都擁有良好的自信心,便是其中之一。

  有著良好自信心的孩子,更容易拓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可塑性強,同時一般都善於學習,願意與人交流,上進心比較強,心理素質更為穩定,即使時常碰上什麼困難或解決不了的事,也會積極想辦法,尋求更好的解決途徑;而不會怨天尤人。他們在挫折面前能夠很快的恢復良好的精神狀態,不會因為一時某方面的失利而一蹶不振,能夠主動的找到並且創造有利條件,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然而,事實上有相當數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或是無原則過分的自信,這就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培養與保持孩子良好的自信心。下面是我們對孩子自信心培養與保持方面的一些建議與忠告,列出來,各位家長不妨參考:

  1、當孩子對某件力所能及的事沒勇氣繼續做好或繼續做下去時,請先對孩子笑笑,告訴他,"其實你做得不錯"、"如果下次再注意點兒,就能夠做得更好啦!"

  2、讓孩子堅信父母其實很喜歡他、很愛他。

  3、幫助孩子認識到他的長處,並且用建議的方式告訴他應該怎樣,他還可以做得更好。

  4、當孩子覺得自己犯的過錯太不應該的時候,告訴他們,其實父母小時候也犯過類似的錯誤。

  5、當著孩子的面告訴身邊的朋友,你對孩子做過的某件事感到非常欣慰。

  6、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對他的某一方面失去了信心。絕對不可以說"我對你從不抱希望""我就知道你做什麼就什麼都不行"之類的話。

  7、及時肯定與適當的表揚孩子的每一點成功,即使是看起來也許根本就微不足道。

  8、孩子遇到挫折時,此刻千萬不要對她進行否定性的評價或懲罰。接受孩子的失敗,他才會最終有可能真正的成功。

  9、讓孩子養成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的良好習慣。

  10、給孩子足夠的信任,特別是在他們做不好某件事或有能力去做某件事的時候。

原作者: 卓越教育老師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