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銅少錢稀介紹?

唐代以後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又是一個分裂割據的時代,社會經濟再次陷入混亂之中,影響了貨幣的正常流通。五代十國時期,由於銅資源特別缺少,各割據政權較少鑄造銅錢,民間多沿用唐開元舊錢。

工具/原料

放大鏡

鑷子

抹布

步驟/方法

文獻記載,後晉、後漢、後周也曾鑄過新錢。後晉石敬塘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允許官民自由鑄造“天福元寶”。後漢乾祐元年(公元948年)鑄造“漢元通寶”。後周的政治經濟較前四朝有所好轉,周世宗柴榮勵精圖治,改革貨幣制度,嚴禁私鑄錢,把鑄幣權集中於中央。他廢除佛寺三千餘所,銷燬銅佛像以鑄錢。還收集民間銅器用來鑄錢,於顯德二年(公元955年)鑄“周元通寶”。這是五代中鑄錢最多的一次。

五代十國銅少錢稀介紹

有些貨幣書中著錄有“開平通寶”,認為是後梁“開平”年間所鑄貨幣;又有“天成元寶”,認為是後唐“天成”年間所鑄。但這兩種錢在文獻中不見記載,且少有發現,其真偽難辨。

南唐割據在今江浙一帶,建都金陵(今南京),勢力較大。李璟中興元年(公元958年)聽從臣禮部侍郎鍾謨之言,鑄大錢“永通泉貨”,以一當十文使用。未及鍾謨獲罪,大錢廢止。因此,此錢所見甚少。

五代十國銅少錢稀介紹

李璟交泰年間(公元958~960年)鑄造過“開元通寶”、“唐國通寶”、“大唐通寶”。“開元通寶”有兩種文字,一種為篆書,一種為隸書,大小、形態相同,只是書體不同,稱為對子錢。南唐的“開元通寶”文字小,外郭寬,可與唐開元錢區別。“唐國通寶”大小兩等,錢文有篆、隸、真三種書體。文獻記載,南唐晚期還鑄造鐵錢,但在南唐範圍內少有發現。

注意事項

楚馬殷割據今湖南一帶,都長沙。楚鑄過幾種貨幣,有銅錢,但更多的是鉛錢和鐵錢。

馬殷鑄錢還多用唐代錢名,長沙楚墓中多出土“開元通寶”鉛錢,還有直徑僅2釐米的小開元錢。這些大概都是馬殷鑄造。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