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配製藥酒?

藥酒有養生保健功效,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睞,那麼如何自己在家配製藥酒呢?

自配藥酒應根據個人體質情況、特點先用藥物,這樣更有針對性、收效更加顯著。在這裡分享藥酒

配製方法如下:

(1)藥材處理:製備酒劑的藥材一般都要切成薄片或搗碎成粗顆粒。根據醫生處方購於藥店的中藥,多已加工炮製,無須特別處理。來自民間驗方的中藥,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規格、要防止因同名異物或異名同物而搞錯藥材,更要警惕假冒偽劣中藥材。鮮藥、生藥往往還需要先行加工炮製。

(2)酒的選擇:所選之酒,應根據個人身體情況選擇。一般認為浸泡藥酒以50-60度的米酒及優質燒酒較為合 適。因為酒的濃度過低,有效成分不易浸出,會影響治療效果,而且藥酒的易變質。但酒的濃度過高,藥材所含的少量水分反被吸收,使藥料質變堅硬,有效萬分亦 難析出。對於不善飲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黃酒和米酒、但浸出時間及次數宜適當延長和增加。

(3)冷浸法:引法比較常用,系將藥村碎成片或粗粉,置於帶蓋的陶、瓷罐或帶塞玻璃瓶等非金屬的容器中。處方若 未規定酒的用量,可按藥物的白酒以1:5~10比例,即100~200克藥材加1000毫升白酒浸入,密閉放置,每天搖盪1~2次,浸漬7天后,可改為每 周1次振盪攪拌,1個月左右,藥性析出,酒色濃郁,即可壓去渣取酒,貯入瓶中,慢慢飲用。其渣可加酒再浸泡1次。可採用飲1杯,加入1杯,直至藥味清淡為 止。若所製藥酒需加糖或蜜矯味著色,可將砂糖用等量白酒溫熱溶解、過濾、將藥液與糖液混合攪勻,再過濾即可得飲用藥酒。

(4)熱浸法:(煮酒法)先以藥料和酒同煮一定時間,然後再放冷貯存,這是一種古老的製作藥酒的方法,此法既能 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一些成分容易浸出,但煮酒時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可採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方法,即把藥料和酒先放在小鋁鍋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後再 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鍋裡煮燉。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酒會揮發,見藥面出現泡沫時,立即端離灶火,然後趁熱時密封,靜置15天左右,吸取上面清液,壓出殘渣中的 餘酒,合併靜置澄清,過濾即可。

(5)煎煮法:將原料碾成末後,全部放入沙鍋內,加水高出藥面10釐米,浸泡6小時,加熱煮沸1~2小時,過 濾,再復煎一次,合併兩次濾液,靜置8小時,取上清液加熱濃縮成稠狀清膏(一般生藥5公斤,煎成2公斤左右)。待冷後加入與清膏等量的酒,各勻,放入壇 內,密封7天左右,取上清液過濾即煎煮。

(6)釀酒法:將原料加水煎熬,過濾去渣,濃縮成藥汁。有些藥特,如桑椹、梨、楊梅等,可以直接壓榨,取得藥汁,再將糯米蒸煮成飯,把糯米飯、藥汁和酒麴拌勻,置於乾淨的容器內,加蓋密封,置保溫處,儘量少與空氣接觸,保持一定的溫度,約4-6天即成。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