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瓶如何充電和保養?

正常情況下,汽車電瓶使用壽命為2年至3年,新車原裝電瓶能使用3年以上。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很多新車主卻因為一些不當的用車小習慣,導致電瓶迅速沒電。

汽車電瓶充電原理

充電的原理是充電器的電壓高於電池的電壓,才能夠充電,二者之間的電動勢差越大,充電越快,充電電流越大,所以一般的24V充電器的電壓最大(空載)為28V,而60A是說的最大出力能力,而你充電時,充電器已經有了負載,這時的電壓時為電瓶正在充電的電壓,40A的電流為充電電流,這個電流會隨著充電給汽車蓄電池充電分新電池初次充電和之後充電兩種情況。現在汽車新蓄電池一般不需要充電。電瓶充電有兩種方法:一是快速充電,二是慢充電。

快速充電

許多車主認為快速充電可以節省時間,只需要3-5個小時;其實不然,快速充電只是迅速把電池表面啟用,而實際上電池內部是沒有完全充滿電的。

慢充電

汽車電瓶還有一種充電方式,為慢充電,充電時間為10-15個小時,那些深虧電池就必須進行慢充電,否則充電時間不夠,充電量不足,這樣就直接影響到汽車的行駛效能。

汽車新電瓶充電方法

將電池正極接電源正極,電池負極接電源負極。

初次充電分兩個階段進行:首先用初次充電電流充到電解液放出氣泡,單格電壓升到2.3—2.4V為止。然後將電流降為1/2初充電電流,繼續充到電解液放出劇烈的氣泡,比徵和電壓連續3h穩定不變為止。全部充電時間約為45—65h。溫度控制在35—40℃,初次充電完畢時,若電解液比重不合規定,應用蒸餾水或比重為1.4的電解液進行調整。調整後再充電2h,直至比重符合規定時為止。

新蓄電池第一次充電後往往達不到容量,應進行放電迴圈。用20h時放電率放電(即用額定容量1/20的電流放電至單格電壓降到1.75V為止),然後再補充充電電流直至充足,經過一次充、放電迴圈若容量仍低於額定容量的90%,應再進行一次充、放電迴圈。

怎樣判斷蓄電池是否充電完畢

如果電解液"沸騰",同時出現氣泡,那麼表明充電完畢。

測量單格電池電壓值大小,如果電壓3秒內不波動,達2.7V,那麼表明充電完畢。

測量電解液的相對密度,如密度3h內不再波動,達最大值,那麼表示充電完畢。

汽車蓄電瓶定期補充充電

先用蒸餾水或蓄電池專用補充液將蓄電池的液麵調整到規定高度。

充電前按照充電裝置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將要充電的蓄電池連線起來。串聯在一路的蓄電池的總電壓不能大於充電裝置的額定電壓。

定電流充電的充電電流是根據蓄電池容量來選擇的。定電流充電分兩個階段進行。階段一的充電電流是蓄電池額定容量的十分之一,階段二的充電電流是蓄電池額定容量的二十分之一。

蓄電池充完電後,檢查蓄電池的電解液的密度。如電解液密度不符合要求,可先將原格內的電解液到出一些;如原密度過小,可再加入相對密度的濃電解液;如原密度過大,可加入蒸餾水稀釋。調整後液麵高度應符合規定。

汽車電瓶充電注意事項

向鉛酸蓄電池充電時,要穿上保護衣。

充電時,汽車蓄電池附近不能有火花,禁止抽菸。

對一個或對多個汽車蓄電池並聯充電時,充電器電壓不要超過16v。

汽車電瓶如何保養

停車熄火時,忘記關車內照明燈,這是很多新車主容易犯的小錯誤。電瓶經過一夜的消耗後,隨時可能沒電,啟動不了汽車。遇到這種情況,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可以嘗試為電瓶充電。如果還是不行,電瓶可能需要更換。儘量不要在車輛未啟動時使用CD、點菸器等電器裝置,行車過程中也少用各種車載電器。

大多數車主習慣不關空調或讓空調隨著車輛啟動後自動啟動,這會造成每次開啟車輛的點火開關後,空調系統會自動啟動工作,後果是直接導致車輛瞬間功率負荷過高,時間一長會對電瓶造成損耗。正確習慣應該是,每次到達目的地前,先關掉A/C按鍵,讓冷風吹幾分鐘,以保證空調系統內部的乾燥,減少細菌的滋生。然後在熄火之前,關掉空調。每次著車之後,再啟動空調。

如果音響系統經過改裝,裝上了一個大功率的音響,那麼就要小心了。,在不著車情況下,怠速聽大功率的音響同樣會給電瓶帶來極高的負荷。

每次啟動發動機時不要超過3秒。如果第一次啟動失敗,不要急於反覆啟動。從汽車的工作原理來說,此時連續啟動電動機肯定會造成電瓶過度放電而受損。建議再次發動時的時間間隔應超過5秒。

一般臨近壽命終點的電瓶,車主在駕駛中可以有所感受,譬如車停放幾天就發現打不著火,油耗增加,在夏季開空調行駛時感覺車負擔加重,車沉、油耗增加明顯等。車主在電瓶使用週期兩年半左右時,常規保養就應檢測電瓶,這能起到預防作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