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大腿過粗的困擾?

為練就一身好的技藝,刻苦練習,但卻發現腿部的線條並不是那麼的美觀。在芭蕾舞練習時,大腿過粗的問題困擾了很多的人,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腿過粗的原因以及克服的對策。

方法/步驟

需要直腿的動作,若長期沒有意識去完全徹底拉直,是造成大腿過粗的潛在原因。

  以最簡單站立為例,不能象一般人那樣,表面上站直就行了,還要有意識把腿拉長才行。大腿的股四頭肌明顯,可以它為代表,充分收縮去拉直腿肌肉呈上提狀;若腿沒有拉得很直,久而久之,股四頭肌下端會形成較大的壇狀。有的人腿形長得直,但股四頭肌並沒有充分收縮,是常見的假直現象,有經驗的教師一眼就能認識,年輕教師要勤動手觸控學生大腿,以防假直。

  較常時間的屈腿負重動作也會使大腿蹩粗,類似矮子步等(還如舉重和短跑運動員的腿型。五十年前北舞第一位蘇聯專家伊蓮娜曾告誡女學生不要騎自行車,“騎自行車會使大腿變粗。”可恰恰現今有的教員因為學生腿粗,責令她們去跑步減粗,我在北舞學報2002年第8期寫過《舞蹈專業學生不宜過量跑步》一文,談過這個問題,現在學生用於跑步的時間和跑步方式,大腿的運動狀態和騎自行車區別不大,僅消耗肝糖熱能,即減不掉多餘的脂肪,還會越跑大腿越粗。

靜力工作過度會使大腿蹩粗。

  靜力工作的概念指當肌肉收縮到一定程度後,固定其收縮幅度,使動作不再變化,這段時間內肌肉的工作性質叫靜力工作。如舞蹈訓練中的控制動作——一腿獨立,另一腿擡起來後,在空間固定的時間是在做靜力工作。靜力工作會使肌肉很快疲勞。文革前,那時興長時間的控腿訓練,老師原好意為提高學生的控制能力,但過度了效果適得其反,且不說太疲勞了會出現腰彎、胯歪、重心不正等毛病,就腿而言累得直抖動,已經伸不直了,靠蹩著肌肉硬撐著,怎不蹩粗大腿?現今芭蕾訓練已否定了這種訓練方法,但舞蹈界仍有人襲用,是因為他們不瞭解運動解剖學。再說主力腿,常常處於靜力工作狀態,當主力腿需要直站立時,教師一定要仔細檢查學生是否充分拉直,現已廣泛應用兩腿主、動力交替訓練,也避免了靜力工作過度。

大腿內側肌容易囤積脂肪,使得有些人大腿園肥囊粗,又由於內側肌難訓練,練不到位,使內側肌能力欠缺,多餘脂肪消耗不掉。

  我在《舞蹈解剖學教程》書中寫:可用腳腕栓橡皮條,作強壯內收肌和消耗脂肪,但這個方法辦法受場地限制,不好實施。我在實踐中體會到,可以用強化內側肌參與外旋運動,來達到這個目標。人們容易懂得內收肌有內收和內旋大腿的功能,但還有外旋功能的特殊性卻鮮為人知,解剖學權威Fick和Steindler認為:實際上有些肌肉的外旋功能大於內旋功能。

  現請大家同我作一下體驗;當我們擡正前腿時,內側肌處於鬆弛狀態,再使大腿外旋,因內側肌參與了外旋收縮而硬起來了。芭蕾舞動作處處講究大腿外旋,內側肌大有可為,正確訓練好內側肌可起到一箭雙鵰之效;既增強了能力,又會消耗多餘的脂肪,關鍵是訓練內側肌的外旋能力作到極限,不能有所忽略。

  例如腳站一位,大腿的前、後、內,外肌群應均衡收縮,才站立牢固,但低年紀學生易忽略或還沒有意識收緊內旋肌,呈鬆軟狀態,教師要不斷去糾正,直至教會他們。凡是需要大腿外旋的動作,都要重視內收肌工作是否到位,契而不捨去要求學生。

  還可以增加訓練外旋的專門訓練,例如;準備時背靠牆坐地,兩腿向前伸直,勾起雙腳一腿擡起25°外旋到最大極限,力求腳長這條橫線與兩肩橫線平行;以腳趾為先導劃到旁,保持腳趾頭對後方,腳跟放地;保持外旋狀態去內收回前。內旋還原,多次重複做。這個練習簡單、收效快。也可以用腳站一位的姿勢上開始去做,方法多樣。外旋能力強了、內側肌脂肪減少了,動作穩定性也會明顯進步。

舞蹈旁腿動作的訓練。

  如果外旋拉直不充分過度靜力工作,以闊筋膜張肌為代表的外側肌隆起來,練成馬褲狀的腿型,重視以上正確訓練,並避免這一弊端,還要注意;當訓練疲勞和稍長時間的靜力工作後,肌肉會產生拘緊,要讓學生作鬆弛大腿肌肉的抖動,在訓練課上的組合之間給予學生適當的間歇,也可以防止大腿訓練過粗。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