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鞋哪個牌子最好?

安全鞋的規格及防滑特性

滑倒、絆倒或同一高度跌倒是常見的意外,當評估防滑時,需要從地面、汙染物、鞋履、行人個人因素、清潔及環境6方面作出考慮。而要減少此類意外發生,除了先採取工程控制和行政手段外,穿著合適的安全鞋 亦不失為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本文將介紹安全鞋規格,並講解防滑特性的測試。

安全鞋規格 安全鞋有不同高度設計,而不同部份有不同的名稱(請參看圖一及二)。多個國家都制訂安全鞋標準,香港常用的是BS EN ISO 20344: 2004。此歐盟標準描述了安全鞋安全特點的測試標準,其表現 規格則鄧在一套三份的標準內:描述安全鞋的BS EN ISO 20345、防護鞋的BS EN ISO 20346以及職業鞋的BS EN ISO 20347。這三類鞋都能夠保護使用者免受意外所引致的足部傷害,主要分別在於是否配備護趾鞋頭(不論是鋼或其他物料製造的)及其抵禦墮物衝擊和防穿刺的能力(請參看表一)。 此外,由皮革或其他物料製造的鞋又可分為一類,而由全橡膠或全聚合膠製造的又可歸為另一類。

鞋底保護特性 鞋底的基本保護有6項,即是• 鞋底厚度(不包括防滑條厚度)• 防撕裂• 防磨損• 防曲折• 耐水(因浸水而分解撕裂)• 耐油(防因浸燃油而收縮及變硬)鞋底的防滑能力按BS EN 13287: 2004測試,以摩擦係數(coefficient of friction)表示。測試報告應該包含

1. 鞋的描述或識別2. 所用測試標準3. 摩擦係數的平均值 (註明地面、滑劑及測試模式)4. 室溫5. 日期6. 偏離標準方法的記錄常用的滑劑(lubricant又稱contaminant汙物)有 水、菜油和機油,而測試模式則有三個(請參看圖 三)。除了這類BS EN 13287平面的防滑測試外,還 有雪橇式(如美國的ASTM D1894: 2001)及斜坡式 (如德國的DIN 51097: 1992及 DIN 51130: 2004)。 由於不同測試方法得出的測試結果可能出現差異, 因此,測試報告內容必須詳盡。選擇合適的鞋履 縱使標明符合20345, 20346或20347等技術規格的安全鞋只表明防下墮物及防刺穿物的能力,除非能夠 參閱測試報告,否則未能知道防跣滑的表現。在選購安全鞋時,最好能夠安排實際的應用測試,以便 評估應付地面汙物如食材碎屑的能力,而選出具最佳防滑能力的式樣。 一般的選擇要點有:•

在溼水的地面,宜有明顯橫向開口防滑條(cleat又稱坑紋tread)的鞋底。此外,坑紋及其分佈組成的大規模粗糙度(macro-roughness)加強抓緊地面的能力(請參看圖四)。 在乾爽地面,宜用平面較多的鞋底,提高接觸表面。

用聚氨脂(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及 polyurethane (PU))和橡膠 (vulcanized rubber 及 nitrile)比聚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 (PVC))和皮革 (leather))製造的鞋底,更具防滑功能。微粗糙度(micro-roughness)的物料,如呈微小細胞狀,則防滑效能更勝一籌。• 在乾爽地面,宜用平面較多的鞋底,提高接觸表面。

用聚氨脂(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及 polyurethane (PU))和橡膠 (vulcanized rubber 及 nitrile)比聚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 (PVC))和皮革 (leather))製造的鞋底,更具防滑功能。微粗糙度(micro-roughness)的物料,如呈微小細胞狀,則防滑效能更勝一籌總結 穿著合適的防滑鞋,雖然能夠收到減少意外的成效,但長遠穩妥的解決方法,還是要依賴其他風險控制措施。選擇合規格的防滑鞋,在參考防滑測試報告時,必須留意測試條件是否切合實際應用情況。最重要的是要求供應商安排實地試用,讓員工參與,解決個人的問題。這樣僱主既能提供合適的安全鞋,員工又因獲得尊重而會樂於採用,人人齊心減少意外,達到雙贏局面。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