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藥品資訊-國家食藥總局通報?

Tags: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資訊監測中心:

藥品不良反應資訊通報制度是我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而建立的一項制度。《藥品不良反應資訊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公開發布以來,對推動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用藥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本期通報品種維C銀翹片,是含有化學成分維生素C、馬來酸氯苯那敏(又稱撲爾敏)、對乙醯氨基酚3種化藥成分的中西藥複方製劑。維C銀翹片為非處方藥,患者可以自行購藥,其臨床使用廣泛,通過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資料庫分析顯示,該品種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問題,雖其藥品不良反應多為化學成分已知的不良反應,但公眾甚至醫務工作者可能會忽視其含有的化學成分,由此可能帶來額外的安全風險。

為使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瞭解該品種以及該品種安全性問題,降低用藥風險,特以專刊形式通報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本通報旨在提醒廣大醫
務人員及公眾在選擇用藥時進行充分的效益/風險分析,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藥風險,對本品所含成份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患者用藥出現不適,及時到
醫院就診;相關生產企業加強產品上市後安全性研究及不良反應的跟蹤監測工作,採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嚴重藥品不良反應的重複發生,保障公眾的用藥安
全。

關注中西藥複方製劑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問題

維C銀翹片是由金銀花、連翹、荊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蘆根、淡竹葉、甘草、維生素C、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醯氨基酚13味藥製成的中西藥複方製劑,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用於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口乾、咽喉疼痛。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資料庫中有關維C銀翹片的病例報告數共計1885例,不良反應/事件主要累
及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面板及附屬器等。其中維C銀翹片嚴重病例報告共計48例,約佔所有報告的2.55%,無死亡報告。

一、嚴重病例的臨床表現

維C銀翹片嚴重病例的不良反應/事件表現如下:面板及附屬器損害佔75﹪,表現為全身發疹型皮疹伴瘙癢、嚴重蕁麻疹、重症多形紅斑型藥疹、大皰性表皮鬆解
症;消化系統損害佔12.50﹪,表現為肝功能異常;全身性損害佔10.1﹪,表現為過敏性休克、過敏樣反應、昏厥;泌尿系統損害佔4.17﹪,表現為間
質性腎炎;血液系統損害佔4.16﹪,表現為白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

典型病例1:患者,男性,42歲,因“咽痛1天”自購維C銀翹片,口服2小時後出現“面板瘙癢,呼吸困難,胸悶”,立即就診。查體:血壓
90/40 mmHg,脈搏104次/分,不齊,二聯律,全身面板紅斑疹,壓之退色,兩肺呼吸音清,心律不齊,未聞及雜音。立即給予地塞米松注射劑10毫
克靜脈推注,異丙嗪注射劑25毫克肌注,5%葡萄糖250毫升+10%葡萄糖酸鈣注射劑20毫升靜脈滴注,1小時後,症狀減輕,測血壓
110/60 mmHg.

典型病例2:患者,女性,33歲,因“發熱,咽喉痛”到藥店購買維C銀翹片,口服3次/日,每次3片,服藥3天后,體溫未降反而上升至39度以上,伴厭
食、上腹部不適。前往醫院就診,實驗室檢查報告顯示:谷丙轉氨酶364U/L,穀草轉氨酶265U/L,r-谷氨醯轉肽酶189U/L,鹼性磷酸酶
259U/L,總膽汁酸58.8μmol/L,乳酸脫氫酶407U/L,甲肝抗體、丙肝抗體、戊肝抗體均陰性。患者1月前體檢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體陽
性。停用所有藥品,給予垂盆草顆粒、肌苷口服液、維生素C治療,三個月後複查肝功能正常。

二、超說明書用藥分析

國家中心資料庫中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分析顯示,該產品存在超說明書使用現象,主要表現如下:

1.未按照說明書推薦的用法用量使用維C銀翹片說明書提示:用於成人時,每次2片,每日3次;國家中心接收的病例中約14%的患者使用維C銀翹片每次3-4片,每日3次。

典型病例3:患者,男性,38歲,因“感冒”到當地診所就診,予維C銀翹片口服3次/日,每次4片。3天后,患者全身泛發紅斑,自覺輕微瘙癢。前往醫院就
診,查體:T 36.8℃,P 88次/分,BP 152/82mmHg,神智清楚;四肢軀幹泛發紅斑,部分融合,壓之褪色,米粒至蠶豆大小,皮溫不高。
診斷:發疹型藥疹。給予甲基強的龍鬆20mg靜脈滴注,開瑞坦10mg口服等治療,患者好轉出院。

2.同時合併使用與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藥品維C銀翹片說明書提示:本品不能同時服用與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藥。國家中心收到的維C銀翹片嚴重病例報告中有部分病例同時合併使用其他成分相似的抗感冒藥。

典型病例4:患者,男性,8歲,因“發熱,咽痛”口服維C銀翹片和百服寧(通用名為對乙醯氨基酚)3天后,雙脣出現糜爛,伴疼痛,軀幹,四肢出現散在紅斑
伴瘙癢,體溫開始升高至39℃,前往醫院就診。查體:面部、四肢、軀幹散在0.3-1.0cm大小的水腫性暗紅色斑,圓形或橢圓形。予以甲基強的鬆龍、琥
珀酸氫化可的鬆、強的鬆治療,10天后痊癒。

3.對本品所含成分過敏者用藥。

維C銀翹片說明書中提示: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國家中心資料庫分析顯示,個別對本品所含某些成分過敏的患者,使用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典型病例5:患者,男性,28歲,因“上感”自服維C銀翹片及板藍根沖劑,用藥後第二天發現雙手臂、雙側下肢、胸背部及陰囊部出現數個圓形紫紅色斑片,直
徑3-6cm,無癢痛感,未就診。第三天部分紫紅色斑片中心出現水皰,水皰直徑最大約2cm,皰壁薄、易破,陰囊部出現糜爛,遂就診於急診科,診斷為“多
形紅斑型藥疹”,患者有青黴素、對乙醯氨基酚過敏史,為進一步診治收入院治療。入院後給予甲基強地鬆龍40mg靜脈滴注,氯雷他定10mg1天1次,黃連
素液、硼酸液外用溼敷等治療,10天后病情明顯好轉,水皰結痂,糜爛面滲液減少,好轉出院。

三、影響維C銀翹片安全性因素分析

維C銀翹片是由13味藥製成的中西藥複方製劑,其所含成分對乙醯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皮疹、蕁麻疹、藥熱、肝腎功能損害以及嚴
重過敏反應等;其所含成分馬來酸氯苯那敏(又稱“撲爾敏”)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睏倦、虛弱感、為嗜睡、口乾、咽喉痛、心悸等。目前,國家中心資料庫維C銀
翹片病例分析提示,該產品的安全性問題與其所含的相關成分有一定關聯性。

四、相關建議

1.建議醫生處方或藥店售藥時,提示維C銀翹片為中西藥複方製劑,本品含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醯氨基酚、維生素C.對本品所含成份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
慎用。服用本品期間不得飲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不得同時服用與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藥;肝、腎功能受損者慎用;膀胱頸梗阻、甲狀腺功能亢進、青光眼、
高血壓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服藥期間不得駕駛機、車、船,不得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2.建議嚴格按說明書用藥,避免超劑量、長期連續用藥,用藥後應密切觀察,出現面板瘙癢、皮疹、呼吸困難等早期過敏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及時處理或立即就診;出現食慾不振、尿黃、面板黃染等症狀應立即停藥,及時就診,並監測肝功能。

3.建議生產企業應完善產品說明書和包裝、標籤,增加相關安全性資訊,並加強上市後安全性研究,確保產品的安全性資訊及時傳達給患者和醫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