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印刷對傳統印刷企業的影響?

  

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在豐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也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不可小覷的負面影響,現已成為世界環境保護中極為重要的課題之一。

一、我國實施綠色印刷的進展及現狀

  當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讓天更藍,水更綠”時,印刷環保就已提到議事日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此積極採取措施,大力推行綠色印刷。目前,中小學教材教輔原則上要求必須在通過綠色印刷認證的企業生產。

  從2010年起,國家陸續出臺實施綠色印刷的相關政策,然而三年來,全國只有近300家企業通過綠色印刷認證,而我國的印刷企業總數超過10萬家,其中書刊印刷企業就有6000多家。為什麼推行綠色印刷之路如此艱難?以下幾點是顯著的原因:①綠色認證費用成為綠色印刷企業的經濟負擔。認證費用除了支付給認證公司外,還要支付給諮詢單位,同時還有需要環保機構出具檢測證明的費用;在認證獲得通過後,每年還有年檢、測評、複審等各種費用。對於一些效益不佳的傳統印刷企業來說,這無疑會影響其推進綠色印刷的積極性。②全國有很多印刷企業,對與之相配套的認證工作的輔助服務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於檢測需求的不斷增加,僅靠目前有資質的認證機構也會制約綠色印刷的推行。

  二、綠色印刷的政策導向和技術支撐

  國家政策的指導、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督對推行綠色印刷至關重要。當我們走出家門,隨時可見五彩繽紛的印刷品、滿街飛的廣告紙片、過度包裝的商品、一份近百頁的報紙……可見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促進了印刷企業的蓬勃發展,同時,對利益的追求也犧牲了環境、消耗了資源。但我們看這樣幾個事例:①美國《新聞週刊》在2012年10月18日宣佈將在2013年實現雜誌內容全面數字化,放棄印刷版。②蘋果手機的包裝盒成本不及國內的一個香菸盒成本。③十八大會議期間,從會議代表用茶杯到辦公用紙都儘量實現無紙化。

  筆者舉這三個事例,其含義不言而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政策的指導作用具有一言九鼎的威力。現在國家有關方面已著力進行政策指導,例如教材的綠色印刷,對教輔出版的嚴格控制,商務部對商品過度包裝進行控制等,這些措施都極其有效地促進了綠色印刷的推行。

  三、綠色印刷對傳統印刷企業的影響

  技術進步,尤其是資訊化將會對傳統印刷帶來衝擊

1.數字出版、數位印刷、按需印刷對出版物的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技術、資訊科技在印刷行業的應用,給傳統印刷帶來了顛覆性“革命”。當我們感嘆“網購”對實體銷售渠道衝擊時,作為印刷工作者已感覺到網路技術對傳統印刷的衝擊正日益臨近。前幾年印刷行業推行CTP的應用,只是改變了傳統印刷中的部分環節,可高速、高精度數碼印刷與POD聯線技術的應用,將對傳統印刷產生衝擊。數字出版、數位印刷、按需印刷已逐步形成產業,紙質出版物將由電子閱讀器逐步代替,人們無需為了只閱讀兩頁的新聞而購買近百頁的報紙,電子地圖已取代地圖冊,出版社也不必為圖書庫存而犯愁,圖書銷售實現零庫存。數碼印刷在雲端計算中心的支撐下成立遍佈各地的網店,既能減少運輸的成本,也能降低出版的風險,可有效打擊盜版,使版權保護輕而易舉。

2.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對曾經輝煌的票據印刷可謂是致命打擊。各金融單位推出的網上銀行、電子銀行、信用卡結算使曾經依賴於此的紙質票據做到了徹底的“綠色印刷”—已經無需印刷。目前,國家稅務總局推行的“金稅三期”工程,網路發票的過渡期使用最終將走向電子發票,這個過程只是時間問題。在近期召開的2013年商業票據年會上,所有與會印企代表無不對此深感擔憂。財政票據,僅國家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不再對學生開據非稅收入收據,對票據印刷量的影響也是非同小可。以上這些絕不是危言聳聽。

“綠色印刷”加大了印刷企業生產成本,影響其市場競爭力

  首先,綠色印刷是整個產業鏈,從紙張、油墨、熱熔膠到各種輔助材料,必須全部綠色,印刷、印後過程全部是節能環保。對印刷企業來說,無論是採購成本,還是自身的生產成本都會有相當幅度的增加。其次,按綠色印刷的標準,加大了對廢液、廢舊物資的處理要求,這無形中也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這樣看來,與非綠色印刷相比,其業務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綠色印刷企業的積極性,進而影響綠色印刷這項政策的順利推行。

  四、傳統印刷企業如何尋求適合自身生存發展的途徑

  改革總是先有疼痛後有快樂。面對綠色印刷的必然趨勢,傳統印刷企業將如何尋求適合自身生存發展的途徑?傳統印刷企業要順應綠色印刷潮流,那麼在實際生產經營活動中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①對員工綠色印刷理念的灌輸,綠色印刷相關技能的培訓以及業內專業技術人員的引進。

②嚴格把關印刷相關原輔材料的採購,採購不能只看標識,還要適時將產品送至權威檢測機構檢測,以防止有問題的材料被不知不覺使用,流入市場,造成非主觀因素對消費者的危害。

③綠色印刷降耗減排的理念貫穿於整個生產過程,特別是創新的設計理念,在達到客戶要求的前提下儘量考慮材料的消耗和工藝的簡捷。

④切實做好廢水廢料以及其他有害物質的處置、回收,不能因考慮成本支出而任意排放,汙染環境。

⑤隨著數位印刷的快速發展,編印無距離、色彩無差別、產品無庫存,新型的編、印、發模式已成為趨勢,印刷業將面臨第三次革命,傳統印刷企業應審時度勢,未雨綢繆,抓住時機,選準切入點,引進裝置,適應印刷業發展的大趨勢。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