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了雙線四結法之後,我常常思考:如何把這種穿線法進行優化;如何保留其優點;如何彌補其缺點;如何因地制宜根據穿線過程中拍框的表現、橫豎線應力的抵消情況及時做必要的修正;如何將豎線與橫線的應力差控制在拍框可承受的強度以內,並優化甜區的效能。除此之外,我也在考慮如何讓一些剛入門的穿線師很容易地掌握這套方法。
工具/原料
羽球拍
步驟/方法
如前面所言,傳統的雙線四結穿線法提供的是一種思路:把第四條橫線與倒數第四條橫線之間的區域視為甜區,加足10%的磅數(即我們平常操作的橫線加2磅)。可惜很多穿線師未必領會到這種思路,而往往將此種方法執行成一種套路。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因為相對於單線雙結工廠穿線法而言,這種套路開始定下的基調已經比較科學。
但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起點上,目標應該是在衝刺的那一刻。如果我們把目標鎖定為甜區的最優化,你就會感覺到,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採取“第4條加2磅,倒數第4條減2磅”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我發現其中的問題如下:
並非每個人的球拍甜區都從第4條開始,又結束於倒數第4條;
受拍框軟硬度、拍框的外形、拍框碳素材料、織紗方法的影響,每支球拍的拍框質量與硬度的分佈、球拍線孔的鑽孔方式與形成的線床方式等也都不一樣;
每部穿線機都有不同的架拍系統,而穿線師也有各自不同的架拍習慣。
注意事項
細節決定成敗。可以說,穿線好與壞就看你把握並顧及到了多少細節。上面這些細節,很難說究竟有多少個穿線師能夠領會。因此,在長年的穿線實踐中,筆者又借鑑了其他穿線方法與穿線師的經驗,慢慢總結了一套簡便易行的穿線方法——甜區優化穿線法(Sweetpoint Optimize,以下簡稱SO穿線法),希望能讓大家的球拍獲得更好的甜區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