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買金戒指?

一定要看清楚標識哦,有的商家就是在消費者不太瞭解標識的情況下誤導消費者。玩文字遊戲。 面對不規範的市場選購金銀首飾時,消費者必須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這樣才能保證所購買首飾的質量,有關專家提供以下幾種簡便的鑑別方法:

1、對於足金首飾,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鑑別,一是掂重量,二是看色澤。黃金與黃銅相比,黃金有很強的沉重感,放在手心裡,有壓迫感,因為黃金的比重為19.32g/cm3,而黃銅的比重只有8.9g/cm3,前者是後者的兩倍多。黃金的色澤越黃,成色越好,若偏紅,則含銅雜質偏高,若偏白,則含銀雜質偏高,其黃金成色都偏低。

2、K金是金與其他金屬的合金,比如銀、銅、鋅、鎳等。18K金的含金量為75%,其他金屬的含量總共為25%。製造者可以根據其他金屬的不同比例,把K金做成各種顏色,比如黃綠色、黑色、綠色和白色等,有人魚目混珠,把紅綠色的18K金冒充足金,把白色18K金冒充白金。

鑑別K金和足金有兩個簡便的方法,一是硬度,二是彈性。K金的硬度比足金硬,足金越純越軟,用牙齒可以咬出痕跡,而K金則不行。K金戒指落在地面上,有很強的反彈性,而足金戒指落在地面上,沒有這種表現。

3、用鍍金首飾冒充金首飾,這是造假又一手段。以黃銅材料做成的首飾,表面上再鍍上一層薄薄的黃金,其價值非常低廉,因為它材質堅硬,難以冒充足金,有人卻把它當作18K金出售,首飾的印記裡還打著“18KGP”。這種鍍金首飾的外表顏色與真金的顏色不一樣,明顯偏紅,缺乏黃金顏色,外表也能區別。

4、以金屬鎳材料做成的首飾冒充白金首飾。金屬鎳是製造一元硬幣的材料,白色,不氧化,外表酷似白金材料的顏色。但兩者的比重大不相同,白金的比重為21.4g/cm3,而鎳的比重僅為8.85g/cm3,沉重感有明顯的不同。

5、銀和白金,外表顏色雖然差不多,但鑑別也較容易。銀的比重為10.5g/cm3,只有白金的1/2。另外,純銀軟且容易氧化,在空氣中過一段時間後會變黑,而白金則不同,較硬且不會氧化。

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首飾時,一定要注意外在標識,即標籤和印記。首飾上的標籤,其內容應包括飾品名稱、材料名稱、含量、生產者名稱,按重量銷售的還應當標明首飾的重量(以克為單位);首飾上的印記,是列印在首飾上的標識,其內容包括廠家代號、純度、材料和鑲鑽之鑽石的重量。如果你所購買的是鑲嵌寶石或鑽石的首飾還應當向商家索取鑑定證書。最後提醒一點,購買任何首飾,都應當向商家索取發票,發票上的內容要詳細些,與你所購買首飾相一致。
據工商執法人員介紹,K是指黃金含量,如標“18K”是指含金量為75%%的K金首飾,“14K”是指含金量為58.5%%的K金首飾。我們可以檢視首飾上的印記,其中戒指會標在內圈,而項鍊則標在搭扣處,比如標有18K白、750G、750金字樣的都是表示黃金含量為18K的白色K金,14K白、585G、585金是表示黃金含量為14K的白色K金。消費者在選購時還要注意,不要把白金和白色K金(或叫K白金)混淆。我們通稱的白金,其規範名稱應該是鉑,其純度不用K表示而用PT,如PT950則表示首飾中鉑的含量達到了95%%;白色K金(K白金)則是黃金和其他金屬合成的產品,市場上銷售的白色K金、K白金首飾與鉑金首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此外,市場上還有一種鍍金首飾,鍍金首飾多以銀或銅製成,表面鍍層為黃金或銠等金屬,其外觀與鉑金、K金相差不大,但價值和質量卻有天壤之別,消費者要注意分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