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U (Data Transfer unit),是專門用於將串列埠資料轉換為IP資料或將IP資料轉換為串列埠資料,並通過無線通訊網路進行傳送的無線終端裝置。在不同的應用中,資料中心的IP地址及埠號,串列埠的波特率等都是不同的。DTU都應支援引數配置,並且將配置好的引數儲存在內部的永久儲存器件內(一般為FLASH或EEPROM等)。一旦上電,就自動按照設定好的引數進行工作。其方便靈活的特性,廣泛應用於氣象、水文水利、地質等行業。
隨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使用無線行動網路(GPRS、CDMA、3G、4G)的專案會越來越多,如何確保DTU資料傳到公網後資料安全性呢?特別是一些重要領域,比如金融、電力等行業。對於高安全要求的行業,一定要確保資料傳輸的安全性。有什麼方式可以保證DTU在使用中保證資料的安全呢?
目前有兩種方式可以解決:
1、採用運營商提供的APN或者VPDN業務。VPDN的具體實現是採用隧道技術,即將企業網的資料封裝在隧道中進行傳輸。隧道技術的基本過程是在源區域網與公網的介面處將資料作為負載封裝在一種可以在公網上傳輸的資料格式中,在目的區域網與公網的介面處將資料解封裝,取出負載。被封裝的資料包在網際網路上傳遞時所經過的邏輯路徑被稱為“隧道”。要使資料順利地被封裝、傳送及解封裝,通訊協議是保證的核心。可用於跨地域集團企業內部網、專業資訊服務提供商專用網、骨幹網連線方式金融大眾業務網、銀行存取業務網等業務。實際應用時,需要運營商開通相應的業務,並且要為專案鋪設專有線路才行。缺點是,申請業務手續煩瑣,使用費用高,不適合一般專案使用。
2、在無法申請專網業務時,還有其他方法能保證資料安全麼?那就只能通過硬體裝置來支援了。業內DTU普遍不具備這個功能。不過我們最近使用的一個廈門的廠家的加密DTU裝置,加密方式支援DES、3DES、AES。在配置WCTU時只要啟動相應的設定項就可以生效。在加密DTU將資料打包時,按照DES、3DES、AES的加密方式處理。這樣資料就不擔心在網際網路上的安全問題了。這個功能方便簡單易用,值得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