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根癌病、根腐病防治方案?

桃樹根癌病、根腐病防治方案

一、 病害說明

桃樹根癌病:又名根瘤病,細菌病害,病部為乳白色或微紅色,光滑,柔軟,後漸變為褐色,木質化而堅硬,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受害桃樹嚴重生長不良,植株矮,果少質劣,甚至全株死亡。

桃樹根腐病一般在夏秋季節侵染。第二年桃樹開花後剛座果時,樹上表現為葉黃、葉緣乾枯變褐,葉片脫落。有的樹上秋末葉片發黃,但不易引起人們注意。有的樹上葉片邊緣還有壞死斑。有的桃樹到4月下旬或5-6月份全樹葉片突然萎蔫,或一大枝葉片突然萎蔫。

然而我們看到的病症是去年夏秋季節病菌就已經侵染桃樹了。桃樹根腐病如已發現,一般來講已太遲了。在桃樹生長期要多檢查,發現桃葉較黃,枝條衰弱,樹枝、乾沒有其它病蟲為害現象,就應把根挖出看看,是不是根腐病。果樹根部發生病害的主要因素有:土壤環境不良,如土壤積水、地下水位高;根系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如某些病原真菌、細菌。在兩種原因中,澇害是誘導根部病害的主因。根部病害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二、 防治現狀和用藥分析

1、使用常規藥劑防治根腐易於傷害樹體,生長勢減弱,免疫力降低,在下一發病期來臨時,易於再次被侵染形成一種惡性迴圈。

2、使用化學藥劑解決根腐問題,一般採用灌根等方式,化學藥劑中如銅離子這樣的大分子會把毛孔堵住,阻礙了毛細根吸收營養和水分,導致生長勢更弱。且產品作用的期限短、作用方式單一、其副作用傷害樹體,不能有效的解決侵染的生理病灶問題。

三、 總的防治思路

1:標本兼治根部病害的防治僅靠見症治症,特別是僅靠殺菌是不可行的,往往已經造成嚴重的損失,只有復壯樹(株)體,增強抗逆性,解決病菌侵染途徑,在生理健壯的基礎上輔之以殺菌,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2:綜合防治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採用立體化防治的方案。

一是生長期立體化防治,毛細根剛剛活動時期,新根生長期,根系生長高峰期這些關鍵時期都要用藥,果樹(南方)秋季採果後,(北方)春季回暖時是病菌繁育的關鍵期,對解決來年病原基數及病害危害程度具有重大作用;

二是株體不同部位立體化防治,中(草)藥製劑具有傳導性好的特性,樹(株)體的根、皮(維管束)、葉、果都能夠吸收藥液的有效成份,傳導過程當中能夠殺滅潛藏病菌;三是用法上立體化防治,中(草)藥具有營養復壯的特性,通過復壯提高免疫力和殺菌兩個作用來防治病害,而灌根、噴霧是實現兩個作用的立體化途徑。

3:中西結合

中(草)藥製劑具有多種成份複方而成、調理生長、提高作物免疫力、殺菌廣譜、持效期長、由內而外防病治病的優勢,單一成份的常規用藥具有速效(抗藥性較大)的特性,中西結合、復配使用有利於優勢互補,在重症治療時保障效果。

4:營養復壯

常規生產規程中所採用的化學藥,大多具有抑制生長甚至傷害作物的特徵,其作用機理只能通過殺菌來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不具有營養復壯的作用。而中(草)藥製劑是藥食同源、藥肥雙效,營養復壯,有利於展葉,葉綠體創造的葉綠素多,創造的有機質多,樹(株)體必然健壯。而健壯是防治疑難病害的關鍵。

四、防治方案

1、扒土,晾晒病根

在根部的毛細根區挖土至毛細根,對於有根瘤病害的應割除根瘤。晾晒根系有三個作用:一是陽光能夠殺滅一部分病菌;二是土傳病菌屬厭氧菌居多,有空氣也能夠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三是引導著根系向下生長。

2、晾根,灌藥殺菌:

挖出根系後使用青枯立克200-300倍+根基寶300倍+大蒜油1000倍+沃豐素600倍+有機矽兌水進行灌根,重點在毛細根區,以灌透為目的,藥液滲完後薄覆表土,不要立刻掩埋根系。到立冬後覆土,越冬。

3、噴施葉面肥,補充營養:

使用沃豐素600倍液+有機矽噴霧2次,葉片正反兩面受藥最好。(根據農戶自己的農事操作方式進行)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