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有好出路≠過上幸福生活?

現在的家長或老師總喜歡用“你要好好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才能有好出路,才能過上幸福生活”來勸誡孩子,這是無可厚非的,但請不要誤導孩子。好好學習,不一定有好成績,有好成績長大不一定有好工作,有好工作生活也不一定幸福。

方法/步驟

高考出分了,有些許同學嫌考得不好,紛紛復課,理由是“只有考得好,將來才不愁吃穿”。當時我就笑了,看來這些學生已淪為高考的奴隸,為什麼非得在高考這一棵樹上吊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高考不過是最普通,最平常的路,何苦在這裡“浪費”青春。如果你努力了,若依舊沒有取得好成績,也不必懊惱,盡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透做精,你就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相反,若在你沒有天賦的道路上硬碰,等同於用自己的弱項去攻擊別人的強項,無疑是以卵擊石,受傷的是自己。

有些人就善於考試,善於做題,善於計算,科科滿分也沒什麼,因為這方面是他的強項,他理應做的好,但在其他方面他不一定行,人重在找到自己的優勢,放大,放大…孩子們,不要在不擅長的領域苦苦掙扎,做回自己吧!少年!所謂的好工作,難道就是指工資高的職業嗎?那就大錯特錯了,千萬不要以為薪水高的工作才是自己應該追求的。有的人拿著月薪幾萬,甚至幾十萬,像那些企業老總,坐在辦公室,說幾句話就完事,外人看來輕鬆自在,卻不知他們的愁苦,試問這樣的工作算不算好工作?有的人一個月幾百塊錢,卻依舊開心微笑,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生活嗎?

我不是想勸誡學生放棄上層的生活,而去追求幾百塊的工作。我是想說,做什麼事,都要跟隨自己的心,別盲目聽別人的。適合大眾的,不一定適合你。也不要坐在本職卻心有不甘。既然做就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完成,如果不喜歡,就趁早放棄,不要害了自己,又誤了他人。這才是當下的學生們應懂得的。記住,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想成功必須努力。

注意事項

家長應該做的是鼓勵孩子發展特長,找到自己的優點,別總用考分對孩子衡長量短,應讓孩子在會做“人”的基礎上做 “自己的事”。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