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折翼的天使,作為父母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方法/步驟
孩子是一個神祕的世界
人的理解力是依賴於他的背景知識的。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的背景知識為零,他對世界的認識是由零慢慢開始的。成年人經常犯得 錯誤是,我們用成年人對一個行為意義的判斷來推斷孩子。孩子是一個神祕的世界,因為他對這個世 界一無所知,他眼中看到的世界是和成年人不一樣的。
亞里士多德說,人在剛出生的狀況下,不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而是一個可惡的小動物,經過 二十幾年的人化過程,才慢慢變成了人。孩子三歲以後,跟我們家長說一樣的語言,卻並不一定了解 真實意思。孩子上了中學,開始人生第一次用自己的大腦來思考這個世界,經驗還不足,背景知識不 夠,判斷力還不強,在成年人看來是幼稚的,但我們無法讓孩子停止自己的判斷,按照我們三十幾年 積累形成的判斷力才看待事物。和孩子發生衝突時不要認為都是孩子錯,客觀分析孩子目前所有的背景知識,要做有效溝通,幫他擴大背景知識。要從過去的 習慣性做法轉向科學,由過去的主觀做法轉向客觀做法。智慧取決於觀察力的縝密程度和大腦思維的縝密程度。文字是表述、記錄知識的符號,而不是真知。
原始未開化人的思維方式是,凡是我不知道的我不理解的都是錯的;而現代文明人的思維方式是客觀探索態度,雖然這是我不知道的我不理解的,但是我願 意去了解它再去判斷它。
懂得過程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在物質世界裡,我們所有人都能理解過程的重要性。比如,莊稼的成熟收穫,蒸饅頭做飯 燒開水。可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們往往用自己年齡的尺度去要求孩子,而孩子必須經歷 一定的過程才能把事情做對。身體的發育、人格的成熟、價值觀的成熟、知識的累積、能力的 開發,都需要經歷一定的過程才能達到。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一個孩子身上沒有兩個才能 是同步的。
孩子任何才能的開發都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被啟用(找到美的快樂的感覺)、2環境支援 (過程——沒關係,下次再來,老爸老媽支援你)、3系統訓練(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耐心) 理解過程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急功近利,拔苗助長, 盲目攀比是把孩子整廢的根本原因。一個人成大材,與早上一年晚上一年大學沒有關係。
具備移情能力的人才是通曉人性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認為孩子的童年比自己幸福快樂的家長請舉手?
孩子任何才能的開發都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被啟用(找到美的快樂的感覺)、2環境支援 (過程——沒關係,下次再來,老爸老媽支援你)、3系統訓練(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耐心) 理解過程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急功近利,拔苗助長, 盲目攀比是把孩子整廢的根本原因。一個人成大材,與早上一年晚上一年大學沒有關係。
——人生價值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
90後一代孩子的人生感受:恐懼、茫然、無助、孤獨,80後還夾雜著反叛。這一代孩子成長的環境發生了太大的改變,所以才會感到恐懼、茫然、無助、 孤獨。移情能力是能夠設身處地的體會別人內心感受的能力。我們對一件事物人人感受不相同,而我們總是誤以為都相同。(成人幼兒園)逛街、去遊樂場, 你認為快樂的事,孩子不一定認為快樂。
具備移情能力的家長和不具備的有什麼區別?
——比如孩子考試考了50分,你會怎麼想怎麼做?誰最痛苦?為什麼?
——發現女兒書包裡的小紙條,情感如洪水,能疏不能堵。淡化,降低愛情品質擡高友情品質。
懂得過程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兩個媽媽分蘋果。利己本性(與生俱來,你不能強迫孩子高尚)和利他本性(後天教化)。 如何交到朋友?獨生子女的特性。孩子的思維是什麼。中學時友情上升到最高需要。一句無心的話可能導致很大的偏差。 生存環境的改變導致現代孩子心靈比我們脆弱太多。
放養 圈養
教育孩子要有敬畏生命的心態。
站位原理——站對位置才能教育好孩子
認清自己和孩子不同的人生臺階。
站在自己的人生高度去俯視孩子要求孩子,用自己的人生標準去教育要求孩子,那我們就是讓孩子自卑的原因,讓孩子被動的原因。老子英雄兒混蛋。
站在孩子的人生臺階下面去仰視孩子,自己的成就和孩子沒關係,單純的看待孩子的成長,去鼓勵欣賞表揚孩子,把孩子推動起來。老子英雄兒好 漢,將門虎子。
孩子才能開發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被啟用(找到美的快樂的感覺);環境支援(過程——沒關係,下次再來,老爸老媽支援你);系統訓練(每個孩子都不 一樣,耐心)。理解過程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因此,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
1、瞭解孩子、理解孩子
2、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3、找準孩子特點,因材施教
4、給孩子自由和獨立思考的空間
5、學會傾聽和與孩子聊天
6、鼓勵孩子學會獨立,樹立自信
注意事項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賞識教育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