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一歲左右就開始蹣跚學步了。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學步無疑是個新階段、里程碑,而關心的事宜、諮詢的問題也有很多,比如鞋子怎麼選、學步車用不用等。回顧女兒小米學走的過程,個人認為,在寶寶學步期間,有幾點還是很有必要注意的:
方法/步驟
寶貝要有一雙合腳的鞋
寶寶剛學走路時,如果氣候條件允許,最好讓剛會爬的孩子光著腳丫子,因為穿鞋子會限制寶寶足部肌肉的發育。如果擔心寶寶腳冷,可以給寶寶穿一雙寬鬆的棉布防滑襪。如果是去室外或室內溫度不適的情況下,則可以給寶寶穿一雙學步鞋。 一雙使寶寶感到舒適如光腳走路的鞋,應該要大小適中、易於穿脫、底子柔軟、防滑、輕便透氣。另外,在為寶寶準備鞋子時應注意,鞋子的長度與孩子實際的腳長應有一指寬的距離,以利於腳的生長。但不能過大,過大的鞋會使寶寶不適,跌倒,還會磨出水泡,更重要的是,容易引起足內翻或足外翻畸形發育,還會影響以後走路時的正確姿勢。
學步車的弊大於利
關於在寶寶學走路時,是否用學步車,網絡上有很多討論,有利也有弊。我在博文《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中也曾提到過學步車的許多弊處。個人認為,學步車真的是沒有太大的必要。把寶寶放進學步車裡不管,整日讓寶寶自己在裡邊玩,會使寶寶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在正常的學步過程中,寶寶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學會走路的,有利於提高寶寶身體的協調性。而讓寶寶在學步車中學走路,反而容易養成寶寶依賴學步車行走的習慣,將會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讓寶寶敢於獨立行走。我覺得,學步車的利處只是在於解放了家長,而不是利於寶寶。所以,如果您的孩子還在使用學步車,不妨狠狠心,現在就把它扔掉吧。
寶寶不願走時不要勉強
在寶寶學步時,常常有些家長會著急,看身邊的同齡小朋友都會走了,可是自家的寶寶怎麼還不會呢?於是就急著讓寶寶開始學走,不管寶寶是否已經作好準備。我覺得實在是不必擔心和急於求成。就象寶寶說話、翻身、學爬、出牙都有早有晚一樣,寶寶何時會走路,也是有早有慢的。在此之前,應該給寶寶提供大量的機會進行學步前的技能練習。比如鼓勵寶寶扶著你的手、小腿、床的欄杆或小桌子站立;幫助寶寶慢慢地在兩物(兩個大人、兩把椅子或床的欄杆)之間來回往返。如果寶寶還是不願進行嘗試,那麼不妨就等等,等到寶寶自己想走時,自然就會願意走了,千要不要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