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般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幼兒期都受到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萬分疼愛,很少受欺負。造成孩子出現獨佔意識強,不願意分享等問題。當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發生矛盾時,有時候會打架,家長怎樣處理這樣的問題呢?下面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方法/步驟
第一步,家長要意識到孩子之間打架、矛盾是個問題。孩子小時候接觸的人多為大人,人們都會百般呵護,孩子不會受到傷害。當孩子和同齡人一起玩的時候,就會你掙我搶的,有可能因為種種事情爭吵!最重要的是孩子還沒學會和別的小朋友相處。
第二步,當孩子和別人打架的時候,不要盲目干預,事後不要盲目批評。孩子開始不會處理打架的問題,多半是會哭著找家長。這時候家長最好不要干預,要讓他們自己處理。孩子會有一種他認為的方式去解決。在不發生更嚴重的打架的情況下,家長不要干預。
第三步,正確引導孩子對問題的處理,不能有怕孩子受欺負,教授孩子打回去。家長要建立正確的觀念,不能支援打架。如果這回打贏了,孩子膨脹了,總有一天會吃虧。所以家長要把合理處理問題的方法教授給孩子!
第四步,給孩子講不同問題需要不同對待方式。就是說要讓孩子知道啥時候該出手,啥時候不要動手。打架無非是因為爭搶、不小心碰著了等原因引起的。讓孩子學會自己判斷更重。如果是無心碰著,就不要當回事;如果是爭搶東西,應該輪流玩玩具。
第五步,家長要放開胸懷,多讓孩子處理問題。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家長總會老的,多讓孩子處理問題,對孩子成長更有幫助。
第六步,孩子遲早要獨立接觸小朋友,越早獨立處理問題,家長越放心。學會更好和別人相處的孩子更健康。
注意事項
家長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在處理這樣問題的時候會更得心應手。
一味遷就孩子,不是愛孩子,可能會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