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喝牛奶才健康?

Tags: 營養, 牛奶, 藥物,

牛奶的營養價值很高,牛奶中的礦物質種類也非常豐富,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鈣以外,磷、鐵、鋅、銅、錳、鉬的含量都很多。最難得的是,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於鈣的吸收。種類複雜,至少有100多種,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質、乳糖、無機鹽等。 1. 不要喝生奶,喝鮮奶要高溫加熱,以防病從口入 2. 牛奶中的蛋白質80%為酪蛋白,當牛奶的酸鹼度在4.6以下時,大量的酪蛋白便會發生凝集、沉澱,難以消化吸收,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所以牛奶中不宜新增果汁等酸性飲料。 3. 有人喜用牛奶代替白開水服藥,其實,牛奶明顯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牛奶易在藥物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非水溶性物質,從而影響藥效的釋放及吸收。在服藥前後1小時也不要喝奶。 4. 不宜多飲冷牛奶,因為冷牛奶會影響腸胃運動機能,引起輕度腹瀉,使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多數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5. 不宜長時間高溫蒸煮。牛奶中的蛋白質受高溫作用,會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導致沉澱物出現,營養價值降低。 6. 牛奶和(黑)巧克力不宜同吃。是有兩個方面原因的:一是,巧克力中的成分會破壞牛奶中的鈣,使鈣無法吸收。這樣一來,牛奶的一些營養就不能攝取了,說白了,就是一部分牛奶白喝了。 二是,牛奶的成分會影響巧克力中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作用的發揮,比如,抗氧化成分,抗血栓成分,在有牛奶的情況下都不能發揮出來。 正確喝法 正確的喝法能更好的攝入牛奶營養,不讓養分流失。 1、吃一些點心 先進食一些澱粉質如小蛋糕,小餅乾也可以延緩牛奶在胃中的停留時間,與胃液中消化酶進行酶解作用,緩慢地排到腸道,便於腸道吸收利用。 2、加熱牛奶 加熱牛奶飲用,比起冷牛奶更能使腸胃活躍,讓好吸收進行到底。 3、不要過熱 70攝氏度的三分鐘加熱,消毒營養兩不誤,煮沸的牛奶中含有致癌的焦糖,鈣質也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 4、搭配蜂蜜 牛奶加蜂蜜是非常好的搭配,有治療貧血和緩解痛經的作用。 5、睡前喝奶 臨睡前喝奶,熟睡的時候正是身體向骨骼輸送養分的黃金時期,所以睡前喝牛奶正是補鈣的最佳通道。 6、小口喝奶 小口喝牛奶,讓牛奶與唾液消化酶充分接觸,能讓牛奶在消化道中停留更久有助養分吸收。 7、服藥前後不要喝奶 服藥前後飲用牛奶,會影響牛奶的吸收,牛奶也會和藥物中的各種成分反應生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8、不要混合果汁 果汁,水果混合喝牛奶,果汁和水果的酸性和牛乳酪蛋白結合會發生凝結沉澱,難以消化吸收。 9、不要加糖 煮沸牛奶的時候加糖,牛奶的賴氨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果糖反應,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 10、菠菜與牛奶不搭 吃菠菜後喝牛奶,牛奶含有豐富蛋白質和鈣,菠菜含有草酸,兩者同食會結合成不溶性草酸鈣,極大影響鈣的吸收。 我們生活中常常會有錯誤的認知:01.牛奶必須煮沸: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70℃時用3分鐘,60℃時用6分鐘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焦化,而焦糖可誘發癌症。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02.牛奶越濃越好:有人認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濃度超出正常比例標準,也有家長唯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嬰幼兒喝的牛奶濃淡應該與孩子的年齡成正比,其濃度要按月齡逐漸遞增。如果嬰幼兒常喝過濃的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祕、食慾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臟器嬌嫩,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所以 牛奶並非越濃越好。 03.加糖越多越好: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過多的糖進入嬰兒體內,會將水分滯留在身體中,使肌肉和皮下組織變得鬆軟無力,看起來很胖,身體的抵抗力很差,還會成為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 牛奶裡最好是加蔗糖。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後,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有的家長專門給孩子買葡萄糖,大可不必。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過規定範圍,而且孩子還會因不甜而拒食。 有人在煮牛奶時,為了使糖化得快,常常把牛奶和糖一起煮,這是不科學的。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果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果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要喝甜牛奶,最好等牛奶煮開後再放糖。這種物質對小兒危害也很大。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切記 煮牛奶時不要加糖 04.牛奶服藥一舉兩得:有人認為,用有營養的東西送服藥物肯定有好處,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相同的時間內非牛奶服藥者明顯偏低。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後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更 忌用牛奶送服藥品: 牛奶及其奶製品中,均含有許多鈣、鐵等離子,一般每升鮮牛奶中,含鈣1300毫克,鐵0.4毫克。這些離子和某些藥物(如四環素類等)能生成穩定的絡合物或難溶性的鹽,使藥物難以被胃腸道吸收,有些藥物甚至被這些離子所破壞。如果用牛奶送服這些藥物,就會大大降低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影響治療效果。所以,藥品不宜用牛奶送服。食用牛奶及其製品,應與服藥時間相隔1個半小時為宜。 05.用酸奶餵養嬰兒: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如果餵食他們酸奶,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 06.新增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在牛奶中加點橘汁或檸檬汁,看上去是個好辦法,但實際上,橘汁和檸檬均屬於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牛奶中的蛋白質,會使蛋白質變性,降低營養價值。所以 不宜在牛奶中新增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 07.牛奶中新增米湯、稀飯:有人認為,這樣做可以使營養互補。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牛奶中也忌加鈣粉: 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而酪蛋白的含量最多,佔牛奶蛋白中的83%,而酪蛋白又是由OCK-、K-、β-和γ-酪蛋白組成。如果喝牛奶時,加入鈣粉,過多的鈣離子,就會與OCK-和β-酪蛋白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另外,鈣還會和牛奶中的其它蛋白結合產生沉澱,特別是加熱時,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因此,給小兒補鈣,切忌在牛奶中加鈣粉。 08.以煉乳代替牛奶:煉乳是一種牛奶製品,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製成的。有人受“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的影響,便以煉乳代替牛奶。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煉乳不能代替牛奶, 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當甜味符合要求時,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也比新鮮牛奶下降一半,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要。加水使蛋白質和脂肪濃度接近新鮮牛奶,糖含量又會偏高,容易引起小兒腹瀉,也會給以後新增輔食帶來困難。 09.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晒,可增加維生素D。其實這樣做反倒是損失了牛奶中的營養。有人從廣告中得知:補鈣還要補維生素D,而多晒太陽是攝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於是便照方抓藥地把瓶裝牛奶放到太陽下去晒。其實這樣做得不償失。牛奶可能會得到一些維生素D,但卻失去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為這三大營養素在陽光下會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陽光下乳糖會酵化,使牛奶變質。所以 不能將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晒。 10、牛奶加巧克力。有人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並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於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髮乾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牛奶與巧克力 兩者反應影響牛奶中鈣的吸收,兩者同食會結合成不溶性草酸鈣,極大影響鈣的吸收。甚至出現頭髮乾枯、腹瀉、生長緩慢等現象。 11、空腹喝牛奶。空腹喝牛奶會導致胃腸不能很好的吸收養分,造成極大的浪費,也會使胃腸蠕動加快,蛋白質都沒有很好的被吸收就排到了大腸,在這個過程中會形成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長久下來,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導致胃腸道疾病。 [9]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