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政治後期複習應滲透25個時政熱點?

一、十八屆五中全會

1、“五大發展理念”對“發展觀”進行了新的闡釋。

2、進一步完善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政的總思路和總佈局

3、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4、社會公平成為“十三五”期間關鍵目標。

工具/原料

半月談

時事政治報

方法/步驟

“創新發展”

(1)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

(2)發展新空間:拓展區域發展空間,推進重點地區一體發展,培育壯大若干重點經濟區,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開闢農村廣闊發展空間;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支援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空間,發展天使、創業、產業投資;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加快開放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堅持陸海統籌,建設海洋強國。

(3)發展新動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投資對增長的關鍵作用,出口對增長的促進作用。

(4)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

(5)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產業新體系,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支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施智慧製造工程,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

(6)構建發展新體制,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製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創新和完善巨集觀調控方式,總量調節和定向施策並舉、短期和中長期結合、國內和國際統籌、改革和發展協調。

“協調發展”

(1)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

(2)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堅持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

“綠色發展”

(1)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

(2)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動低碳迴圈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堅持節約優先,樹立節約集約迴圈利用的資源觀,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汙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倡導合理消費,反過度包裝;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開放發展”

(1)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2)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推進雙向開放,促進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人民幣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維護國際公共安全,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共享發展”

(1)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2)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政府購買服務,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完善創業扶持政策;縮小收入差距,規範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食品安全戰略;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

注意事項

二、進一步完善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政的總思路和總佈局

三大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

熱點, 社會, 政治, 時政, 理政,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