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補間,flash基礎補間之一,對於形狀進行大小、粗細、位置等的改變,可以形成多種不同效果。結合遮罩的運用,我們就可以做出多種圖片展示動畫。文中以兩種為例,明白了製作方法,相信可以設計出更多效果。
工具/原料
Adobe Flash CS3
一、翻轉轉換
R鍵調出矩形工具,禁用線條色,拉出一個與舞臺同大的矩形。
每隔25幀按下F6鍵插入關鍵幀。將第一幀的矩形移至舞臺左側。注意平移,上下位置與原圖不要錯開。
右鍵——建立補間形狀。為第一幀建立形狀動畫。
Ctrl+shift+H,為第一幀的形狀新增形狀提示(修改——形狀——新增形狀提示)。
第一個留在中心,從第二個開始,每新增一個,移至一個邊角。記住擺放順序。
第25幀,此幀5個提示按從後至前的順序疊放在一起,即最上面一個是第一幀最後新增的提示。將此幀右上與左下的提示互換,其餘位置不變。
第50幀矩形移至舞臺右側,回到第30幀建立補間動畫。
放入圖片:新建一層,拉至原圖層下面。檔案——匯入——匯入到舞臺,將圖片匯入。我事先將圖片命名為圖片1、2、3,選擇了圖2匯入,flash彈出如下對話方塊,確定,圖2、3被同時匯入,並分配在1、2幀上。
圖3是在圖2後出現的,所以選擇幀2,向後拉至51幀。
新建圖層3,拉至所有圖層下方,將作為背景圖的圖片匯入,我這裡是圖1。回到圖層1,右鍵——遮罩層,將該層轉換。完成圖1至圖2的轉換動畫。
二、棋盤轉換
遮罩層,矩形工具拉出一個矩形,屬性面板中將寬高解鎖,將矩形的寬高值分別設為為可被舞臺的寬高整除的數。
F8將矩形轉換為影片剪輯元件。
雙擊進入編輯,分別在15、20、35幀按下F6鍵插入關鍵幀。回到第16幀,F7轉換為空白關鍵幀。
回到第15幀,Q鍵調出任意變形工具,將變形點移至左上角。將矩形向左上角縮小至1,或者在屬性面板中將矩形寬高改為1。為幀1、幀20建立形狀補間。
回到場景,按住Alt鍵複製矩形,使其鋪滿舞臺。
選中所有矩形,F8轉換為影片剪輯元件。
矩形剪輯有35幀,所以將所有圖層向後延長35幀:按住shift鍵選中所有圖層的85幀,F5插入幀。完成動畫製作。
下圖是百葉窗效果,有興趣的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