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新政能阻止“專車們”的腳步嗎?

就在前幾天,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然而,拋開那些正確的廢話外,不難看懂:目前的《指導意見》對專車行業的推動依然是利空,專車行業的前景不容樂觀。那麼,專車行業到底在國內能走多遠?

方法/步驟

首先,專車的出現,撼動了那些依靠吃老本收費錢的計程車公司。在很長時間裡,計程車公司都沒有有效解決消費者的出行痛點:司機服務不可控、車況參差不齊、在客戶體驗提升上無作為,缺乏行之有效的創新手段。很明顯,傳統計程車公司已經完全跟不上網際網路時代的節奏了。

其次,專車的出現充分通過社會閒置車輛創造出了全新的價值。各種靈活的專車模式,確實大幅度解決了消費者的出行煩惱,並且各大平臺方通過績效考核等手段,有效約束了專車司機的言行舉止。一句話,有了專車我們出門出的爽了。不過,這裡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很多人認為專車的普及很大程度上為交通帶來了壓力。我對這一觀點並不認同。事實上,專車的便捷性僅僅是增加了消費者的體驗,而沒有強大到顛覆大多數人的出行方式。換言之,以前擠公交車的還在擠公交,該坐地鐵的也還在坐地鐵。不能說專車的出現,導致了交通壓力增大。這一點,通過一線城市公共交通設施上的人流密集度就可以一目瞭然。

網路專車解決了痛點,為什麼還走得如此艱辛?

說個段子,記得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時,紡織機開始出現在公眾視野,憑藉其超高的價效比受到資本家的追捧。然而好景不長:當海量的紡織工意識到自己一天的工作量將會被一臺冰冷的機器分分鐘取代時,抵制爆發了,更有甚者居然帶頭聚眾將工廠的紡織機統統砸光,四處追殺發明者,以此來保護住自己的工作機會當然,從巨集觀角度來看,紡織機的推動還是成功了。

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當時阻止紡織機普及的個人和機構都不在少數。這又是何故?

讓我們直指矛盾中心,紡織機真的會導致失業率大大增加?

誰在阻礙生產效益提升的腳步?

不妨讓我們繼續追溯一下工業革命時期的紡織工生命歷程:19世紀末的紡織工人數比世紀初增長了至少100倍。看起來是一個喜人事實不是嗎?然而在機器得剛剛以普及的30幾年中,英格蘭至少有50000名針織長襪手工藝人被貧窮和飢餓所包圍。自然,這些人成為了機器提升失業率這一理論的堅定支持者。

在這個以人為本的社會裡,我們不能去用古典經濟學那套為長遠利益捨棄當下的策略來行事。不可否認,當紡織機器普及後,紡織工人的崗位空缺大大減少,導致那些手法不熟練的紡織工下崗待業,成為了科技創新的犧牲品之一。然而隨著紡織機器的產量逐漸增大,紡織機生產工人的需求則會增加,新興產業反而會帶來全新的就業機會,而且在越複雜的社會結構下,這種創造力的正面影響就越大。用亞當·斯密《國富論》裡的話說,社會的發展就在於細化分工。

很多時候,經濟學上經常提到的“短視”效應經常困擾著我們,大多數人只能看到存量市場,而對增量市場熟視無睹。從早期的士農工商發展到今天,分工已經讓我們所能從事的工種擴大了無數倍。創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一目瞭然。

拒絕改變,才是罪魁禍首

讓我們再把視角轉移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當紡織機的普及成為一種必然時,那些傾畢生之力學習紡織技術的年邁工人成為了必然的悲劇,他們往往失去了重新學習的精力和能力,成為變革的犧牲品。當然,除了這些人,很多曾經產生中間成本的管理機構和個人也成為了被顛覆者。

這一部分人已經和舊體制榮辱與共,為了保證自身利益,他們會動用目前所能動用的一切手段和渠道去阻止顛覆的發生。或是拒絕接受新鮮事物怨天尤人,或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機器的出現大加指責。但是隨著塵埃落定,世界向著更好地方向發展,他們也就自然成為了被遺忘的loser。

行業, 意見, 腳步, 專車, 新政,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