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脊柱跟我學?

俗話說“骨正筋柔,氣血自流”、“要想長壽命,脊柱先要硬”。筋骨的養護對人體的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常說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就是最樸素的筋骨養護理念。

當今社會,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不良習慣(長時間低頭工作、玩手機等)的養成、必要鍛鍊的缺失、酸性飲食結構的形成等諸多因素,導致筋骨的健康狀態每況愈下。現在大眾的生活早已經偏離了“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精神內守,恬淡虛無”的養生原則,筋骨疾病更是加快向退行性疾病方向、低齡化方向、職業病方向發展。

對我們來說,骨質緊密硬朗、肌膚柔和有彈性、形體端正平衡、動作矯健靈活,是身體健康的直接外在體現。幸福美好生活,要從養護筋骨、呵護脊柱開始。

呵護脊柱跟我學

方法/步驟

從中醫學角度認識筋骨養護

中醫藥文化在華夏大地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中醫對筋骨養護的認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典鉅著《黃帝內經》中就有詳細表述——“肝主筋,腎主骨”、“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

從人體外在看,筋骨是肢體運動的基礎。筋可聯絡骨骼維繫關節,骨則是支架。不良的生活習慣、睡姿坐姿等都可以成為筋骨疾病發生髮展的外因。

從人體內在看,肝之氣血充盛,筋膜得其所養,則筋力強健,運動靈活;腎藏精納氣、主骨生髓,腎的健康直接影響了骨的生長、發育。所以筋骨可以說是肝腎的外合。肝腎內損,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失調,是筋骨產生病損的內因。

呵護脊柱跟我學

科學養護,辨證施治

人體筋骨的症候多種多樣,病情也有輕重緩急,個體的差異和引發的因素(時間、地點、外力等)也不盡相同,所以養護的前提是辯症。沒有經過辯症,用先入為主的觀點和理念去治療以及養護,這是對自身健康不負責的行為。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們進行筋骨養護的基本原則。

筋骨養護需做到集治療、保養、預防為一體。養護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排解”,二是“補益”,三是“維護”。

呵護脊柱跟我學

排解

一.通過刮痧走罐、中藥竹罐、熱敷、生物電等療法疏通經絡,並排出痰、溼、瘀等毒素,令氣血通暢;

二.通過推拿整脊、鍼灸、銀質針療法等方法糾正關節紊亂、錯位,對病變的肌肉、筋膜、韌帶、關節囊、骨膜、脂肪等軟組織進行鬆解,從而消除無菌性炎症、解痙止痛。

呵護脊柱跟我學

呵護脊柱跟我學

補益

一.通過補充人體流失的鈣、鎂、磷等微量元素,增加骨密度;

二.通過補充骨膠原蛋白,從根本上維持骨骼韌性並提供骨骼營養;同時有效鎖住鈣、鎂、磷等礦物並均勻分佈到骨質中,啟用骨骼自我修復功能;

三.通過中藥與食物的補益,從源頭上改善先天不足,濡養肝腎,強筋壯骨。

四.通過中藥穴位注射,直接在痛點或穴位等軟組織變性的區域靶向給藥,恢復肌營養,改善微迴圈,促進細胞新陳代謝,令纖維鈣化的機體重新煥發生機。

呵護脊柱跟我學

維護

一.通過適量的有氧運動伸展筋骨、調整肌體平衡,並恢復其柔韌性與活動度。

二.通過科學使用床、枕,保障脊椎在一天工作之餘能得到充足的休息;選擇高度適宜的鞋,保障脊椎各部受力均衡、穩定,不超支。

三.隨時自檢並調整姿勢,預防“職業病”和“習慣病”。長時間工作要間斷性休息,有條件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保健操。提高生活質量,從改變不良習慣開始。

脊椎是我們身體的“頂樑柱”——脊椎骨好比是鋼筋;脊椎骨周圍的肌肉、韌帶、神經、筋膜等就是混凝土。筋骨養護的目的,就是要達到骨正筋柔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身體這座大廈才能屹立不倒。健康生活,從筋骨養護開始。

呵護脊柱跟我學

筋骨養護之頸椎篇

人一天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使用頸椎生活、工作、娛樂;卻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通過睡眠的形式讓頸椎休息。不適宜的枕頭,只會把頸椎有限的休息時間變成加班。鞋有尺寸、衣分大小,枕頭自然也需要科學選配,因人而異。人的肩寬、頸長都有差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健康的第一步就是要從觀念上去調整自己。側睡的枕頭和仰臥使用的枕頭高度不應該是一樣的,下面會具體說明。

呵護脊柱跟我學

如圖,這是頸椎的側臥受力圖。過低的枕頭會造成頸椎向下扭曲,右側肩部則會因受壓迫而產生移位導致向後突出,最終的結果便是左右肩失衡和頸椎側歪。同樣的道理,過高的枕頭會造成頸椎向上扭曲彎折,長此以往,必然造成頸椎病變。

呵護脊柱跟我學

仰臥與側臥一樣,需要考慮脊椎的生理曲度。

過高的枕頭會使頸椎受到壓迫向上擠壓而產生形變,呼吸受阻打鼾接踵而至,長期供血供氧不足嚴重的會誘發腦梗塞與老年痴呆症。

過低的枕頭會讓頸椎變得平直,使正常的生理曲度消失,這在醫學上稱作頸椎生理曲度反弓。同時,由於睡眠時腦後端長期低垂,勢必引起血液迴流而造成昏睡。

如下圖所示,能使鼻端保持平直,呼吸自然;頸部符合正常曲度的枕頭才是我們應該選取的物件。

不應迷信於品牌或噱頭,適合自己的永遠是最好的。

呵護脊柱跟我學

脊柱的健康需要從工作、生活習慣入手,從行住坐臥抓起。真正的養生之道在於如何避免發生問題,而不是生病以後再尋求解決。

人體, 方向, 脊柱, 跟我學, 筋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