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選購化肥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備春耕季節,市場上肥料品種逐漸多起來,這個時候選購化肥是最佳時機,化肥價格適中,可以適當降低生產成本。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肥料的基本知識,根據肥料含有氮、磷、鉀這三種有效元素的不同,可以把肥料分為一元肥、二元肥、和三元複合肥。除氮、磷、鉀元素之外還含有其他中微量元素的化肥稱為多元素肥。我們根據以往的農事經驗進行施肥,但是這往往不科學,有時候施肥量大了或小了,造成了產量沒有達到預期,農產品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同時造成耕地土壤板結,影響下一年的耕種。產生這些現象原因是我們沒有根據農作物品種需肥規律和土壤肥力進行施肥,如果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白城地區現在一般農作物,比如水稻、玉米等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已經普及,我們可以到各鄉鎮的農業站索取施肥建議卡,農業技術員會根據要種植的農作物品種和土壤肥力情況給你出一張施肥建議卡,你可以根據建議卡購買你所需要的化肥品種和數量。

2.jpg

那麼如何選購優質的化肥呢?最好能做到“六看、三驗、五不要”,才能避免失誤。

六看

一看化肥經營者的經營資格,是否有經營化肥的營業執照。儘量選擇手續合法、有規模和有信譽的商店或企業廠家購買。一般營業執照都張貼在經營地點。

二看肥料產品合格證,肥料檢驗單。無論是進口肥還是國產肥都要檢視化肥的檢驗報告,最好是有本地或者省內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的肥料。

三看肥料標識,分清肥料類別和性質。瞭解肥料的養分含量、用途、用法、注意事項。國家標準GB18382-2001(肥料標識內容要求)規定,肥料必須標明總養分(僅指N+P2O5+K2O )的含量,不得將中、微量元素或有機質加到總養分中。但仍有個別企業將中、微量元素或有機質加入到總養分中,矇蔽消費者。對這種情況,要留意。

四看肥料品種是否辦理了有關手續。例如,葉面肥、微生物肥要辦理農業部肥料登記證;復混肥料、有機肥料等要辦理省級肥料登記證,看是否是臨時登記許可,登記證是否到期等。復混肥料還要具有生產許可證。

五看包裝。化肥外包裝為編織袋,內包裝為塑料袋,包裝袋為機器縫合,縫口應整齊一致。國家規定包裝袋上應標示商標、肥料名稱、生產廠家、廠址、肥料成分(註明氮、磷、鉀含量及加入微量元素含量)、等級、產品淨重及標準代號、生產許可證號碼等標誌,如果上述標誌沒有或不完整,可能是假化肥或劣質化肥。認清肥料包裝袋上的含量比例,比如15-15-15這樣的表示就是含氮磷鉀各佔15%。

六看外觀。化肥顆粒均勻、光澤好、顏色鮮豔為優,顆粒不勻、灰暗無光為劣。

三驗

一驗手搓。手心放肥,相對擰搓兩遍,搓不破為優,搓破為劣,化肥越硬越好。

二驗水溶。取少量氮肥或鉀肥放入水中攪拌5分鐘,能完全溶解為優,不能完全溶解為劣。磷酸二銨用水能溶化,但溶化時間較長。

三驗火燒。優質氮肥、磷肥可以用火燒,熔化時間越長,剩餘雜質越少越好;熔化時間短,剩餘雜質多為差。尿素用火能燒化,溫度高時冒白煙。二銨用火能燒化,熔化的時間越長越好。複合肥用火也能燒化,熔化的時間越長越好。磷肥和複合肥如果火燒不化,質量比較差。鉀肥有白色、紅色、粉紅色,紅色鉀肥一般為進口鉀肥,質量最好。

五不要

一不要貪圖小便宜。購買肥料時一定要看好質量,如果購買假劣肥料,就會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影響一年的耕種。目前,磷肥、復混肥質量相對較差一些,購買時要多注意。可以多走幾戶商家,做到貨比貨,以便買到優質產品。

二不要看“大”不看“小”。有些產品為炫耀賣點在包裝上用名牌大字標出,而為應付監督部門檢查,將實質內容用小字標出。如用大字在顯著位置標出“俄羅斯”,用小字標出“採用”、“原料”等,使人誤認進口產品;還有的在顯著位置標出“硫酸鉀型”,在不顯眼處標出“含氯”,以達到擾亂視聽的目的。

三不要被新概念迷惑。有些產品打著高科技的幌子。在包裝上大做文章,標以“生物”“活化”“綠色”等高科技名稱,實際是一般產品,要認準品牌。

四不要自認“倒黴”。發現購買到假化肥或使用中出現肥害等現象,應向當地農業主管部門、技術監督部門、工商部門和消費者協會等及時反映舉報。

五不要忘記索取購銷憑證。購買肥料的時候,不要忘記索取發票和信譽卡、出貨單之類的購銷憑證,並要注意保留好購銷憑證、肥料樣品和包裝袋,為發生糾紛時能夠提供有力的維權依據。

原作者: 有奢有得網

問題, 肥料, 農民, 化肥,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