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束製作(俗稱佈線),在製造行業(車輛類)屬於工廠流水線流程的第一步,在整個組裝環節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來分享一下一般工廠一副完整的組裝控制線是如何製作出來並投入到生產應用中去的吧。
工具/原料
佈線圖、線束製作工具、響鈴測試儀、壓接端子、不同型號的線及線束製作類工具
方法/步驟
步驟1:下線:所謂下線就是根據設計圖紙,將不同規格的線裁剪成複合圖紙要求長度的過程。可以分為人工下線和下線機下線,人工下線需要佔用人手,且對與線徑粗的大線不便於操作。下線機下線是目前廣泛應用在組裝車間的有效方法,但其缺點是機器設定裁剪線束長度不精準,一旦機器故障,裁剪出來的線不復合要求,就會全部報廢,浪費資金。
步驟2:線的前端處理(處理遮蔽線):線的型別大致可以分為單線、雙膠線、遮蔽線等。處理遮蔽線可以作為線束製作的開頭步驟,原因是為後工序節約時間,且遮蔽線處理不同於其他種類的線,遮蔽線的前端和末端幾乎都要做處理,光處理遮蔽層就夠廣大線束製作同僚頭痛的了。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環節操作是很有必要的。
步驟3:裝套線號套管和打色標:將線的頭尾兩端裝套套管可以列做第3步,其依據是佈線的線徑表(由圖紙轉化而來)。這一步是為了更好的分束。何為分束,通俗點解釋就是哪幾根線根據圖紙要在一起就套好套管,貼上色標。便於接下來佈線的作業環節。
步驟4:佈線:依據圖紙佈線了。一個成熟的製造類工廠是需要如下圖所示的一副量規圖的,而不是在你所要直接生產的產品上佈線的。佈線的步驟又可以細分為捆紮,套隔離環,和錫焊等。
步驟5:線的末端處理:所謂末端處理,就是將線的末端壓接好端子、電容、聯結器等部件使其能連線到機器上。這樣基本一副組裝類裝配線就製作好了。
步驟6:響鈴檢查:最後一步是對上述5步的綜合自檢。響鈴實驗:用最通俗的話解釋就是看看你所製作的線首尾兩端是不是聯通的。聯通,證明製作流程正確;反之,重新檢查返工。
注意事項
針對組裝類製造業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