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總進度計劃?

1.1.2 本工程合同要求的主要專案控制工期

1.1.2.1 總工期要求

本合同總工期20.3個月,

1.1.2.2 開工通知

根據招標檔案的要求,1安裝工程,計劃開工日期為2007年7月20日。合同簽訂後,以監理工程師發出的開工通知為準。

1.1.2.3 完工日期

本合同工程要求的完工日期為2009年3月31日。

1.1.2.4 控制性工期

1節點工期和完工日期,見表1.1-1。

表1.1-1 要求完工日期表

序號

專案

控制工期或完工時間

1

邊坡開挖和支護完成時間

2007年8月31日

2

廠房基礎開挖完成具備混凝土澆築條件時間

2008年1月31日

3

廠房澆築至安裝間高程時間

2008年4月30日

4

主廠房具備首臺機組安裝條件

2008年8月31日

5

副廠房及GIS樓完成具備電氣安裝時間

2008年10月31日

6

合同工程完工時間

2009年3月31日

1.1.3 編制原則

⑴ 各單項工程施工進度,按工程開挖及混凝土澆築控制性工期進行編制,優化各分項工程的合理施工工期。

⑵ 力求縮短工程施工工期,對控制工程總工期和關鍵專案做重點研究,採取有效的技術和安全措施。

⑶ 在滿足招標檔案規定工期的基礎上,依據施工技術規範的要求,針對建築物的佈置特點和結構特點,合理安排各建築物不同部位施工的先後次序,儘可能地消除各工序施工、各部位施工之間的相互干擾。專案施工程式先後兼顧、銜接合理、干擾少、施工均衡。

⑷ 由於本標各單項工程距離較近,施工時相互間容易發生干擾,因此,在施工進度的安排上,對各部位的施工干擾進行深入的研究,在施工時段上解決好相互間的影響,合理地進行資源配置。

⑸合理安排混凝土澆築時間,特別是河床以下基礎混凝土的澆築時間,以保證按期完成。

⑹合理安排基礎處理及灌漿工程時間,儘量不佔用直線工期。

1.2 施工總進度安排說明

1.2.1 施工進度編制說明

⑴ 施工總進度計劃中的關鍵專案的施工時段,與施工總進度網路圖相一致。其他專案的施工時段,按照施工資源平衡的原則,在允許的機動時間內優化安排。

⑵ 施工總進度表劃分的工程專案與施工總進度網路圖基本一致。但由於施工總進度表重點反應各個工程專案的月施工強度,施工總進度網路圖重點反應各工程專案相互之間的邏輯關係和整個工程的關鍵線路,因而,在某些專案的時段安排上略有差別,但這些時段上的差別,都在網路圖中的自由時差範圍內。

1.2.2 施工進度安排

本合同標段暫定從2007年7月20日工程開工,至2009年3月31日本合同工程全部工程完工,總工期為20.3個月。

根據《招標檔案》中的控制性進度的要求,結合本標工程的施工方案,其具體施工進度安排如下:

本工程按施工進場、臨建工程施工、主體工程施工和清場及資料整理四個時段進行施工規劃。

1.2.2.1 施工準備

在接到中標通知書後,立即組織人員裝置進場。根據施工總進度計劃的要求,我局將全力進行本工程的施工, 確保在2007年8月11日開始主體開挖施工。

人員及施工機械裝置進場後,首先安排風、水、電設施以及通向邊坡開挖及圍堰施工道路的施工,以保證2007年8月11日具備開始邊坡開挖及圍堰工程施工的條件。

1.2.2.2 臨建工程施工

主要臨建工程施工時段為2007年7月20日~2008年1月15日。其混凝土拌合系統在2007年12年31日前完成,以保證廠房下部混凝土的澆築。

1.2.2.3 主體工程施工

主體工程施工時段為2007年8月11日~2009年2月28日。

1.2.2.4 清場及資料整理

清場及資料整理時段為2009年3月1日~2009年3月31日。該時段主要進行已完工程專案的場地清理和資料整理工作,同時加快進行剩餘專案的施工。

1.2.2.5 主體工程進度安排

⑴開挖施工

在人員及裝置進場後,立即組織進行臨建道路、截水溝等的施工。2007年8月11日,開始圍堰基礎開挖及廠房邊坡開挖支護,並於2007年8月31日前完成廠房邊坡開挖支護。2007年9月21日開始圍堰填築並於2007年11月30日完成,在圍堰填築時進行廠房部份土石方開挖,在圍堰具備擋水的條件下,加快廠房基礎部位開挖施工,並於2008年1月31日結束。

開挖作業施工時,為保證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在岩石出露後,即開始石方開挖作業。

⑵圍堰施工

當臨時施工道路通車具備圍堰填築條件時,利用部份開挖料進行圍堰戧堤築,並以填築戧堤做為作業面進基礎高噴防滲牆作業,繼而進圍堰加高。2007年11月20日高噴結束,圍堰具備擋水條件,2007年11月30日圍堰戧堤加高完成,圍堰施工結束。

⑶混凝土工程施工

2008年1月1日,為了為塔機安裝提供場面,於2008年1月15日安裝完成。主體工程混凝土於2008年1月31日開挖結束後開始澆築,於2008年4月30日澆築至安裝高程,於2008年8月31日主廠房具備首臺機組安裝條件,於2008年10月31日副廠房、GIS樓混凝土工程完工。

⑷帷幕灌漿

根據防洪牆混凝土施工進度進行相應安排,安排於2008年9月22日至2008年12月21日。

⑸ 尾水閘門及啟閉機安裝

本工程尾水閘門安裝主要是結合混凝土澆築形象,安排於2008年5月28日開始安裝,並於2008年8月31日安裝完成。

⑹土石方回填及砌體工程

本工程的土石方回填及砌體主要集中在廠房後面叉管上部,該部位的砌體工程及土石方回填安排2008年5月至2008年8月,其餘與混凝土澆築不干擾的部位擋牆砌石安排在開挖結束即進行施工。

⑺廠房給排水工程

結合廠房施工進行,於2009年1月20日結束。

⑻ 其它施工專案

1

1.2.3 施工總進度計劃

1.2.3.1 施工總進度表

施工總進度計劃,以橫道圖的形式繪製。各個工程專案的工程量、施工時段、各工作月的計劃工作量,詳見投標檔案附圖1(圖號:投附-SSHK/C6A-01-01)。

1.2.3.2施工總進度網路圖

⑴ 關鍵工序及關鍵線路

本合同工程以“開工→臨建道路等施工→廠房土方開挖→廠房石方開挖→安裝間高程以下混凝土施工→安裝間高程以上混凝土施工→副廠房、GIS樓土建施工→工程竣工”為關鍵線路展開施工。處於關鍵線路上的工序為關鍵工序,關鍵工序觸一發而動全身。所以,對於關鍵工序,必須按進度計劃的要求,按工期完成。

⑵ 進度網路編制

本合同工程的施工進度網路計劃,使用P3e/c專案管理軟體編制,全部的施工專案,均由計算機執行,關鍵工序及關鍵線路由計算機計算,參見投標檔案附圖《1施工網路圖》(1

1.3施工強度分析

本合同工程施工主要為土石方開挖、支護、混凝土澆築、砌體等工程的施工。為保證工程施工順利,滿足施工工期的要求,對主要施工專案進行強度分析。

1.3.1土石方開挖

土石方開挖工程量為94810m3(含圍堰拆除),最高月土石方開挖施工強度為21718m3/月,發生時段在2007年12月。

土石方開挖月施工強度,參見投標檔案附圖《土石方明挖月強度柱狀圖》1

土石方開挖的主力機械,使用PC-200型液壓挖掘機、ROCD-7型液壓鑽機和10t自卸汽車,其主要生產能力如下。

1.3.1.1液壓挖掘機

技術生產率: Pj=60q·n·ke·kch·ky·kz

PC-200液壓挖掘機為一期工程大面積開挖的主要施工機械,開挖掌子面高度3.0~4.0m,裝車旋轉角90º,按挖裝正常爆破石碴料和土層計算生產率,詳見表1.3-1。

表1.3-1 PC200挖掘機技術生產率計算表

係數

機械

名稱

技術生產率

Pj(m3/h)

剷鬥容量

q(m3)

挖裝

次數

n

可鬆

係數

ke

充盈

係數

kch

影響

係數 ky

校正

係數

kz

PC-200

石碴

31.1

0.8

1.55

0.70

0.73

0.90

0.91

90.6

0.8

1.85

0.85

1.2

生產能力:

施工現場條件較為開闊、坡度較陡,機械操作人員為熟練操作手,施工組織管理水平較好,kt取0.75。每日3個臺班,每月按25個有效工作日計算。計算結果見表1.3-2。

表1.3-2 挖掘機生產能力計算表

能力

機械名稱

每月生產能力

Pm=Ps×3×25 (m3/月)

每班生產率

Ps=8Pjkt(m3/臺班)

時間利用係數

kt

PC-200

石碴

13995

186.6

40770

543.6

1.3.1.2鑽孔裝置

⑴ ROCD-7液壓鑽機

臺班生產率 P=480×v×kt

式中:

鑽進速度 v=1.5m/min

時間利用係數 kt=0.55

經計算得 P=396m/臺班

生產能力 Pm=P×3×25×q′

式中:

q′為每延米鑽孔爆破的岩石自然方量,由爆破設計確定。

故:

Pm=P×3×25×q′=396×3×25×1.8×2.0×4/5=85536m3/月

⑵ YT-28手風鑽

生產能力 Pm=P×3×25×q′

式中:

q′為每延米鑽孔爆破的岩石自然方量,由爆破設計確定。

根據經驗,臺班生產率P=26m/臺班:

q′=0.6×0.8×1/1=0.48(m3/m)

計算,得

Pm=936m3/月。

1.3.1.3自卸汽車

技術生產率: Pj=60q·ke·kchksu/T

運距按1.5km計算;

重車行車速度為20km/h,空車行車速度為25km/h。

行車時間 ty=[60L/vz+60L/vk]k’

ty =[60×1.5/20+60×1.5/25]×1.03=8.343min

汽車一次工作迴圈時間 T=tz+ty+tx+td

汽車一次工作迴圈時間計算,見表1.3-3。

表1.3-3 汽車一次工作迴圈時間計算表

時間 機械

名稱

迴圈時間 T(min)

裝車時間

tz

行車時間

ty

卸車時間

tx

等車時間

td

20t

17.043

4.0

8.343

1.2

3.5

15t

15.543

3.5

8.343

1.2

2.5

10t

11.557

2

6.357

1.2

2

技術生產率計算,見表1.3-4。

表1.3-4 自卸汽車技術生產率計算表

係數 機械

名稱

技術生產率

Pj(m3/h)

車斗容量

q(m3)

迴圈時間 T(min)

可鬆係數

ke

充盈係數kch

損耗係數 ksu

20t

30

15.3

17.043

0.685

0.85

0.950

15t

22

9.8

15.543

0.68

0.88

0.960

10t

16

6

11.557

0.68

0.80

0.960

生產能力:

每日3個臺班,每月25個有效工作日計。生產能力計算,見表1.3-5。

表1.3-5 自卸汽車生產能力計算表

係數 機械

名稱

每月生產能力Pm=Ps×3×25

(m3/月)

每班生產率Ps=8Pjkt

(m3/臺班)

時間利用係數

kt

20t

11880

180

0.75

15t

8712

132

0.75

10t

6336

96

0.75

1.3.1.4施工機械實際生產能力分析

⑴ 液壓反剷

為本合同工程的主要開挖裝置,單臺開挖能力為:石碴13995m3/月,土方40770m3/月。土石方最大月施工強度為21718m3/月,發生在2007年12月。需配備PC-200液壓反剷2臺,挖裝強度為27990m3/月,可以滿足開挖要求。

⑵ 自卸汽車

由液壓反剷裝車,按每部液壓反剷配6臺10t自卸車,共配備6臺,最大運輸強度38016m3/月,單車運輸強度為6336m3/月,滿足開挖施工強度要求並略有儲備。

⑶ 推土機

存、棄碴場及料場各配1臺ZL50裝載機進行推碴作業。基坑清理配ZL50裝載機1臺,配合反剷集料,滿足要求。

⑷ ROCD-7液壓鑽機

為石方鑽孔裝置,最大石方開挖強度為11808m3/月,發生在2007年10月、12月及2008年1月。配備1臺液壓鑽機的生產能力為85536m3/月,滿足施工強度的要求。

⑸ YT28手風鑽

為保護層石方鑽孔裝置,最大保護層開挖強度約為1600m3/月,發生在2008年1月。根據該強度共配15臺YT-28手風鑽(其中7臺備用),每臺需要的鑽孔能力為40m/天,小於該鑽機的實際生產能力。

⑹ 空壓機

20m3空壓機為YT-28手風鑽。每臺YT-28手風鑽耗風量2.7m3/min,總耗風量21.6m3/min,8臺手風鑽的同時係數以0.8計,實際耗風量27m3/min,設有20m³集中式空壓機站,另外配備一部分移動空壓機可滿足施工強度需要。

1.3.2土石方填築

土石方填築施工強度,遠小於開挖的施工強度,故使用開挖的施工機械裝置,完成滿足土石方填築的需要。

1.3.3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澆築工程量總計為40340m3,最高月澆築強度為7209m3/月,發生時段為2008年3月。

混凝土澆築分月施工強度,參見投標檔案附圖《混凝土澆築、鋼筋制安分類月強度柱狀圖》1

考慮混凝土生產的不均衡性,高峰期混凝土澆築強度為27.0m3/h。施工期間,投入使用1臺60型混凝土拌合站,實際拌合能力為42.0m3/h,滿足施工強度要求。

混凝土入倉方案,根據不同部位分別使用塔機、皮帶機及溜槽。

混凝土運輸,使用6輛10t自卸汽車和2輛6m3混凝土罐車,滿足施工強度要求。

混凝土, 計劃, 工程, 進度, 強度,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