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建立怎樣的人生觀?

在不同的人生目的支配下人們以不同的人生態度生活著。世界觀、人生

觀和人生目的對人生態度有直接指導作用人生態度對世界觀、人生觀和人生

目的的形成也有直接影響。

一、人生態度的內涵及影響

(一)人生態度的含義

所謂人生態度是指人們在一定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通過生活體驗所形成

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態度往往藉助語言、表

情和行為方式表現出來。

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一部分。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麼樣的人

生態度一個人對人生的態度如何往往直接影響到他對整個世界和人生的看

法從而對個人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人生態度與人生目的

有密切關係人生目的決定人生態度。前者指出人一生應該做什麼後者則表

現為在人的一生中應該怎樣去做。人生態度的形成和改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一般受制於人的社會環境條件、個人閱歷、文化教養和心理因素的消長變化。

(二)人生態度對人生的影響

在人的一生中人生態度作為制約人一生行為的內在心理機制對人的一

生有重大影響。一方面人生態度影響著一個人對人生課題和人生矛盾的認識

影響著人的人生走向和精神狀態。正確的人生態度使人積極樂觀地對待學習、

工作、事業、友誼。愛清、健康等人生課題正確地處理苦樂、得失、生死、

善惡。榮辱等人生矛盾選擇於己、於人、於社會都有益的人生道路做生活

的強者。錯誤的人生態度則相反它使人錯誤對待人生的矛盾或自以為是

惟我獨尊或意志消沉喪失人生奮鬥精神或為求得物慾的滿足而計較個人

得失或苟且偷生顛倒善惡以辱為榮。另一方面人生態度影響著一個人

的行為效率。積極的人生態度使人只爭朝夕珍惜人生的分分秒秒保持較高

的行為效率在有限的一生中實現儘可能大的人生價值而消極的人生態度則

使人心灰意懶散漫怠情於碌碌無為中浪費光陰和生命。

二、人生態度的型別

人生態度作為人的特定心理傾向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消極的人生

態度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1、消極、悲觀、碌碌無為的人生態度。這是一種否定人的積極能動性以

個人為中心對他人和社會不負責任的人生態度。消極的人生態度在少數大學

生中也有一些具體表現。一是看破紅塵。其特點是認為人生無意義對人生和

社會悲觀失望得過且過無所追求學業上不思進取高呼"60分萬歲"生

活上鬆散疲沓放任自流既無時間觀念又無紀律觀念人際關係上"天馬行空

"獨往獨來既感嘆人情淡漠又對別人一副鐵石心腸。二是追求享樂。在大學

生中這種人生態度也有相當影響除了那些"犧牲一家人幸福我一個"的"消

費發燒友"外校園裡還有置學業於不顧的'嘛將先鋒"、"雙升大將"和"舞林高

手"。有人給這樣的大學生作了形象的描繪"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品牌吃的是

牛排(西餐)看的是臉盤兒學習掛'紅牌"'。他們評判事情的標準是看能否

給自己帶來享樂和實惠有則趨之無則避之。三是狂妄自大。持這種人生態

度的人自我意識膨脹虛榮心極強惟我獨尊狂妄自負愛出風頭嫉賢

妒能視他人為"阿斗"、墊腳石他們不屑於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不屑於

與工農相結合。四是批判一切。持這種人生態度的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一切

對誰都不滿意自認別人欠了自己社會對自己不公總是挑別人的"刺"攻

擊社會的"暇疵"終日牢騷滿腹怨天尤人。

2、積極、樂觀、有為的人生態度。這是一種健康、正確、符合人類發展需

要的人生態度。其特徵在於積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

有機結合起來並以高度的人生責任感參與社會生活。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人類

戰勝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也是青年大學生應該努力樹立的人生態度。作為大

學生要活得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真正活出個"人樣子"來就應該以積極

的態度去對待生活對待人生。人活著不僅是個人問題而且還關係到國家

的發展和民族的命運。青年大學生應該正視現實積極進取熱愛人民服務

社會順應歷史的發展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人。

三、正確對待不同的人生境遇

(一)人生的順境與逆境及其影響因素

人們把追求理想目標實現過程中出現的順利境遇稱之為順境反之稱

之為逆境。順境和逆境對每個人的"機會"是不均等的這取決於人所處的客

觀條件和主觀條件。

1、社會生活中人生的境遇受制於社會環境和自身的客觀條件。社會穩定、

經濟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共進就為人的發展順境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制約人們的社會條件中有些是人一出生就已經確定了的有些經過人們後

天的改造會發生相應變化。比如一個人出生的時代、民族、國家、家庭。性

別是無法改變的它們從不同角度制約著人們。而人的工作環境或工作性質

則可以通過努力發生變化使之與自己的理想目標相吻合。一個人也可以通過

教育和訓練使自己獲得某種能力從而獲得順利發展的某種機會。

2、順境和逆境的形成還受人主觀條件的制約。由於各種原因而使人們的主

觀條件和能力不盡一樣如學識不同修養不同思維能力、記憶能力、交際

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等。一個人的主觀條件好主觀能力強就有

利於創造條件抓住機會使自己進入人生髮展的順境反之就容易失去機

會甚至可能進入惡性迴圈遭遇或者陷入人生髮展的重大逆境。

3、人對自身境遇的主觀判斷受種種主觀因素的影響。由於人的閱歷不同、

學識不一、心理素質相異對所處順境和逆境的主觀判斷也大不一樣。心理素

質差缺少生活磨練的人輕微的挫折就使他們感到遭遇了逆境。而同樣的挫

折對那些歷盡磨難的人算不了什麼。所以不同的人對同樣的境遇可能得出

不同的感受。

4、某些偶然因素也會影響人的境遇可能會改變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

從而對一個人順境或逆境的轉化發生作用。但是不應過於強調偶然因素的作

用因為偶然的背後往往包含著必然。人生更應該把握那些可以把握的、帶規

律性的東西而不能把成功的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偶然因素上。

(二)正確對待人生的順境和逆境

順境和逆境比較人們都喜歡順境。因為在同等條件下在順境中向目標

奮鬥如同順水行舟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們更容易接近和實

現目標。但是順境對人的事業發展也有不利因素。順境中的寬鬆氣氛、優越條

件易使人滋生驕嬌二二氣自滿自足意志衰退。古人說的"生於憂患死於

安樂"就是對順境消極作用的一種警誡。積極利用順境的有利條件避免順境

的消極影響是大學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在逆境中向目標前進猶如逆水行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艱辛

才可能成功。但是逆境只是增大了人們向理想、目標前進的難度而不是剝

奪了為理想目標奮鬥的權利和實現理想目標的可能性。事物常具有兩面性在

逆境中向理想目標奮鬥可能會有順境中難以得到的收穫。因為逆境的惡劣

環境對於挑戰者而言可以磨練意志、陶冶品格、豐富戰勝困難的經驗。當

處於人生的逆境時如何戰而勝之呢?

1、要有自尊自愛的人格。人生是順境還是逆境人們常常難以控制。但獨

立的人格和尊嚴卻是自己可以堅守不變的。"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

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的做人準則。有了這樣的做人準則才能在順境中不

狂妄自滿在逆境中不妥協喪志。

2、要淡化個人名利做到"心底無私大地寬。"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充滿私

欲的人容易患得患失瞻前顧後難以實現巨集圖大業。一些人一生的許多苦

惱多源於個人私慾的不滿足當人們從私慾中解脫出來就會發現許多所

謂的逆境不過是由於私慾難填而杜撰出來的虛幻。況且即使真正陷入人生

的逆境只要置個人得失於不顧視榮辱譭譽如浮雲就能做到無私無畏勇

敢抗爭從而戰勝困難走出逆境。

3、要有樂觀的精神和積極的行動。樂觀的精神是戰勝逆境的精神動力

積極的行動是走出逆境的有效途徑。沒有樂觀的精神不可能在逆境中長期

不懈地堅持抗爭沒有積極的行動大不了是個盲目樂觀主義者不可能真正

戰勝困難取得勝利。

事物的發展不是直線型進行的逆境與順境的交替過程也是這樣。人的一

生往往是在順境和逆境的交替中向前演進。因此當身處順境時切莫得意忘

形因為順境只是一時不是一世當身處逆境時也勿悲觀失望因為只要

勇於戰勝逆境順境就在前面。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對人生的作用都是二重

的關鍵是怎樣去認識和對待它們只要善於利用順境勇於正視逆境和戰勝

逆境遠大的人生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人生, 人生觀, 逆境, 順境, 人生態度,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