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擇審稿人?

許多雜誌建議作者在投稿SCI雜誌的同時提供3-5個左右的審稿人。針對每篇來稿,編輯部儘可能的讓稿件送審到同行專家手中評閱。

工具/原料

目前評閱人主要來自3方面:(1)雜誌編委會成員;(2)世界同行、專家學者(編輯部通過關鍵詞檢索到類似文章,然後聯絡文章通訊作者);(3)作者提供的審稿人。通常編輯部如果能夠找到合適的審稿人,就不會採納作者提供的審稿人。然而在下列情況下編輯部可能有條件的選擇作者提供的審稿人:(1)稿件研究的領域和內容不常見,文獻檢索未發現相似的文章;(2)編輯部指派的審稿人沒有回覆或者同意編輯部的邀請。全部採納作者提供的審稿人幾乎是不可能。作者提供審稿人可能增加稿件的接收率。因為一方面提供的審稿人可能對你的工作比較瞭解,從某種程度上說審稿人可能會給你的稿件一個積極肯定的評價。另一方面提供的審稿人可能具有相同的研究背景,因此這樣的審稿人給出的意見可能更中肯、更科學。

步驟/方法

如果對你的研究領域很熟悉,可直接選擇該領域的最具份量的科學家。

選擇相同或類似領域的“朋友”,而不是“敵人”。例如過去國外合作單位,或者國際會議結交的朋友等。

來自於參考文獻,這是一種最簡單但不是最好的辦法。

儘管編輯部沒有對審稿人的職稱有具體的要求,大家最好選擇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職稱的人員。編輯部要求你提供審稿人姓名的同時,要求你提供他們的工作單位,地址,電話,傳真以及EMAIL。其中EMAIL要求一定要正確,而且能夠聯絡得上,因為編輯部主要通過EMAIL與你的審稿人聯絡。推薦reviewers似乎大多都是必須的,否則submission過程無法進行下去;也有雜誌讓作者自己推薦、但申明不一定採用、且對推薦的歐美外的同一國人士有數量限制,或者雜誌edtioral team自己安排,但後者需要時間更長、缺乏可操作性。

注意事項

1. 邀請國外的熟人或朋友當reviewers。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同事或朋友認識的,也可以提前告訴對方。直接拒稿的可能性大大減小,差的一般也是大修後再審,最終的“錄修拒”定奪交給雜誌吧。論文被大修,堅持誠懇認真逐條修改,就有錄用的可能。須知論文審稿週期是寶貴的,莫隨意被雜誌拒稿。
2. 邀請研究領域的大牛審稿。大牛一般不僅僅計較於論文語法或格式等細節,往往看你的論文只要有小小的創新點或者可喜的結論,就會讓你的論文通過的,因為大牛們一般都很愛才。當然你最好在文中能體現你很瞭解你的研究領域,切不要被指出顯然性的錯誤。放心!大牛一般能通過瀏覽論文看出你的“創新”的,否則怎麼稱為大牛?!
2. 不要遺忘邀請第三世界國家同行。我第一次被邀請,有些受寵若驚;看過稿件(作者以色列人)覺得欠缺新意、討論中缺乏對先進技術的具體實現,想拒;但一反思,是否太殘酷?同時天涯淪落人,何不成人之美?於是我審為“修後發表”,並把關於要補充的先進技術的具體實現詳細附入意見內。不久我查閱到了正式發表的按我意見修改後的文章。“推己及人”,我想找個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reviewer,是否也會高擡貴手呢?也許吧。對了,這還是不與你國籍相同的reviewer呢。
3. 推薦擬投稿雜誌與你專業相近的編委作為審稿人。適當引用擬推薦reviewer的與工作相關的代表性論文,對前期貢獻充分肯定或適當拔高,估計審稿意見就很難直接拒稿了。

作者, 雜誌, 編輯部, 稿件, 審稿人,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