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黃金是硬通貨,有保值增值的功用。可是最近的黃金似乎在遠離保值增值的道兒上越走越遠。
中國的大媽們原本是以為抄底的,結果的情況卻是被套牢了。黃金如此的跌跌不休,就不提增值了,黃金還能保值麼?
買黃金保值該買什麼?金飾能夠實現保值麼?買金飾保值的人是天真了一把。金飾的價格不僅包含原材料黃金的價格還包含了加工費、設計費等等,等你賣出時,它就只能算個二手的貨色了,想靠金飾保值實在是天方夜譚。
一市民說,現在通脹這麼高,錢存銀行不如買成黃金,至少比股票讓人感覺踏實。
近期金價下跌之際,黃金市場一度出現搶購潮。實際上,歷來貨幣的保值首選黃金。目前看起來,購買黃金真正實現保值增值卻不容易。
當前,黃金市場投資容易,變現渠道卻較窄,而且變現的價格要比實際售價低很多。在淘金易淘金易記者的調查中,一些回購點的回購價每克較售價相差百元。即使銀行發行的金條回購手續費相對較低,但變現同樣門檻較高。
買金容易難折現
“中國大媽”的黃金搶購潮已經過去,近日來國際金價的又一輪下跌,引發了市民購金的衝動。5月21日,淘金易記者在多家商場和金店的櫃檯看到,一些市民正在諮詢行情或選購首飾金。
不過,很多市民對於之後如何變現卻知之甚少。調查中,淘金易記者注意到,黃金市場投資容易變現難。大多數商場的黃金櫃臺均表示不回收黃金。少數品牌表示可以以舊換新,不過每克需要30元的折舊費。
多數銀行則只認自家的產品。淘金易記者所調查的銀行均不做金飾兌現,只回購自家發行的金條,而且不能跨行兌現;部分銀行還有額外要求,只回購本銀行發行的純金條,不包括工藝金條。
“顧客購買黃金後,可以免費放在我們行裡保管,這樣可以方便回購。”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顧客如果將所購黃金帶走,回購時只能到該行濟南和煙臺的分支機構,因為只有這兩個地方的分支機構可以做出鑑定。
能回購的銀行條件也較為苛刻,比如一定要保證封條完好,回購時攜帶黃金證書,證書丟失,還會影響回購價格。
首飾變現太吃虧
假如之前你購買的是金飾品,目前在淄博如果變現,一般有以下幾個途徑:大型金店、回購點、典當行。
對於大型金店來說,他們首飾金的售價中就包括了手工費、設計費等,因此回收時,這些首飾每克甚至要比零售價低百元左右。
在一家大型金店,工作人員表示有回購業務,首飾金和金條都能變現,每克價格270元左右。而5月21日某品牌千足金價格每克為359元。
在一商場的黃金回購點,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他們的回收價格為250元,與上述品牌的千足金價格相比低了百元以上。
當然,如果通過典當行變現,那麼投資者損失更大。一家典當行的工作人員表示,金條和黃金飾品價格統一為220元/克。
如果按照5月21日上述某品牌千足金每克359元計算,那麼典當的價格只為售價的六成左右。“我們會和典當人有一個書面的約定,如果到期不贖回,那麼我們只能賣掉。”
因此,購買首飾金後想變現,一般不會賺錢。“除非你運氣特別好,碰上了一波大的漲幅,否則只能虧本賣掉。”一回購點的人士分析說。
投資金條較划算
如果是購買金條,相比較而言,銀行的回購手續費相對低一些。淘金易記者21日以客戶身份走訪了幾家大型銀行,結果發現,銀行回購的手續費每克大體在12元到20元不等,摺合比例為4%左右。有投資者開玩笑地說,這比炒股的手續費還要高。
按照淘金易記者的上述調查衡量,投資黃金想賺錢並不容易。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說,5月21日,他們的一款實物黃金的售價為每克290元,他們回購的手續費是每克20元,只有當這款實物黃金每克售價超過310元時,投資人才有錢賺。
有分析稱,與國際金價相比,國內黃金目前定價相對偏高。如果未來國際金價出現上漲時,當投資者想要賣出投資金條的時候,有的機構可能會把基準金價制定得低於國際金價,投資者兩頭遭算計,盈利的空間會進一步變小。
儘管,按照目前的金價來看,4月中旬爭搶黃金的“中國大媽”已經遭遇套牢,但在目前投資渠道較窄的情況下,黃金仍然是較為可靠的投資渠道之一。
原作者: 淘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