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玩具很可能對寶寶起致命危害
危害第一位——手機
破壞神經系統。英國《微波理論與技術》期刊研究顯示,兒童顱骨厚度顯著低於成人,對輻射的吸收率明顯高於成人。孩子的神經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受到的潛在威脅更大。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 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英國華威大學的傑勒德·凱都博士警告說,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頭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問題。
影響生長髮育。大劑量的電磁不僅對兒童的生長髮育不利,還會帶來諸如哮喘、白血病之類的疾病。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專業專家任儀遜介紹,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身體組織中的含水量比成人豐富,而手機微波具有對水分越多的 器官傷害越大的特點,因而,微波對人體眼睛的傷害最大。此外,長期發短信還可能導致孩子手指發育畸形;低頭玩遊戲等,會對孩子的頸椎帶來很大傷害。
影響思維模式。電話和短信剝奪了孩子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容易讓孩子變得怯懦、孤獨、偏執。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流行病學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的一項研究表明,愛發短信的青少年,思考問題難以深入,凡事急於求結果,性格比同齡人更衝動。常用手機上的聯想輸入功 能發短信,會使孩子們做其他事時只追求速度,而忽略準確性,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
沉迷遊戲,加深隔閡。頻繁給同學、朋友發短信,有可能讓孩子們更不會對父母講真心話,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親子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手機同樣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就使得下載遊戲更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會過度沉迷於遊戲中,影響其成長。
容易受騙,盲目攀比。手機行騙屢禁不止,讓沒有判斷力的孩子接觸過多信息,容易給他們帶來危險。手機更新換代速度飛快,則容易讓孩子貪慕虛榮、盲目攀比。
危害第二位——玩具手槍
首先,安全問題是大事。
儘管仿真玩具槍的子彈很小,但是卻能夠輕易地將紙杯打穿,這著實讓人心頭一緊。因為假使孩子們不小心對準了小朋友或者是其他的人,很容易就會造成誤傷。當然,如果射到眼睛等部位就更是危險了。
其次,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
仿真玩具槍是略帶暴力性的玩具,所以,還是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購買此種類型的玩具,以免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的培養。
再次,沒有益智的功效。
其實,玩也是講究方法的,如果一味地玩,沒有任何的作用,那麼就失去了玩具最為崇高的意義。現在講究的是益智功效,也就是說玩具多多少少都會帶有一些益智類的作用,不然的話,無法稱得上是一款好的玩具。
近些年來,由於仿真玩具槍而導致的安全事件屢見不鮮,很多人因此而受到了傷害,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玩具,都要以孩子的安全為前提,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才可考慮玩具的其他功效。而仿真玩具槍首先從安全上就打了不及格的分數,所以,選擇與否,就要看諸位家長的權衡了。
方法/步驟3
危害第三位——吸鐵石
2009年吞下磁鐵而受傷的孩子的數量有所增加,而且後果很嚴重。
根據新的研究,由於為新型磁鐵玩具的銷售量逐步增加,從而因吞下磁鐵而受傷的孩子的數量也在增加。
專家警告說在某些情況下,吞下磁鐵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研究人員警告說除了玩具標準、標籤要求、安全警告和產品召回等努力之外,父母和孩子瞭解磁性玩具和假耳環等新奇物品的危險性也極為重要。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加拿大多倫多兒童醫院的磁鐵攝入情況。研究人員分析了從2002年4月至2012年12月2700多例誤食異物的急診。
研究結果將在《兒科雜誌》上發表。
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是18歲以下並確診或疑似吞入磁性異物的孩子。”我們選擇限制範圍的原因是磁鐵主要來自於穿孔、胃瘻、小腸和結腸,”研究負責人馬特.思特里克蘭德博士在新聞發佈會上說。
研究人員發現有94名兒童符合研究的標準。這些孩子當中有30人確診不只吞下一塊磁鐵。
研究人員將研究分為兩個階段,即2002年-2009年以及2010年至2012年。研究人員發現自從2009年細小磁鐵零件問世以來,磁鐵的吞入量上漲了3倍。此外因誤食磁鐵而傷亡的人數是2009年的近10倍。
研究結果表明根據磁鐵的攝食情況,有六例需要進行膿毒症手術或腸穿孔手術。而這六例急診都發生在2010年-2012年間。
研究還發現攝入磁鐵的平均尺寸約為2009年時的70%。
“較小磁鐵的傷害風險正在逐步增加”,諸如應力消除桌面玩具或假舌頭或鼻環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