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新聞稿?

新聞稿,也就是通訊,是報紙、電臺常用的文體。因此,通訊也應該滿足記敘文的幾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過程、結局或造成的影響),在寫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敘述、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但通訊和文學作品又有所不同,文學作品可以虛構,而通訊不可以。這就涉及到了通訊的三個基本特點:真實性、客觀性和時效性,也就是說,通訊必須客觀真實,而且要及時廣播出去。不真實,就是假新聞,不及時就是舊聞,就失去了新聞的價值和意義。這就要求,寫作者必須親臨現場,寫自己親眼所見、真是所感,絕不可以道聽途說妄加揣測。

方法/步驟

分類與寫作

1、主題要明確,就是說你到底想要向讀者傳達什麼東西,有什麼意圖。

2、材料要適當,有了主題後,就要圍繞主題去組織材料。往往在尋求材料時會發現許多素材,在這許多素材當中,實際上有許多材料是你所不需要的,所以,你就要從一地雞毛中,逐一甄別,合理取捨,最後遴選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3、角度要新穎,有了材料,就要選擇成文的角度。一件事情發生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定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大家都知道,老調重彈的東西是沒有人要看的。這就要求寫作者要選擇一個即合理又新穎的角度去寫。

4、標題要別緻,通訊稿寫好了,未必有人看。因為現在這個時代,信息量太大了,沒有人有時間有耐心一篇篇新聞看過去,都是挑著看。所以你寫的新聞要想脫穎而出,吸人眼球就非常重要。所以就必須要有一個別致的標題,使你的文字被讀者的法眼選中。當然,一個好的標題對文章來說,有時候常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新聞標題製作

1、要題文一致,有很多人的標題和文章是不對應的,就是說標題是標題,文章是文章,兩者毫無關係。出現這種問題的關鍵在人人都想把標題設置的更好,而在設置標題的時候,脫離了文章的主題。比如說,街道曾經有這麼一篇通訊,是寫街道市政管理方面的。文章內容是寫街道拆了多少違章,種了多少綠化等等。結果他的標題是“傳承千年文化,打造魅力龍華”。文章通篇讀下來,我沒有看到半點文化。但我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應景的標題,因為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加強文化建設”。顯然這個標題是題不對文的。

2、要易讀易懂,標題不要太晦澀難懂,因為讀者是普通大眾,不是專家學者,太晦澀太難懂就偏離了新聞普眾性的要求。有些人喜歡錶現自己有文化,有學問,故意在標題上拽一拽,用一些難懂的不常見的生僻字或冷僻的詩文。當然,不是說是文不能用做標題,是不能用冷僻的詩文。

3、用富有表現力的事物來當做標題,所謂有表現力,就是隻要一看標題就會令人內心產生激動、感動、憤怒、討厭等心理反應。比如說,韓寒早年寫的文章《穿著棉衣洗澡》,這個標題就非常富有表現力,聽起來就讓人好奇,覺得穿著棉衣洗澡,實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吸引讀者去讀這篇文章;還有以前的《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這樣的標題,一聽就讓人揪心;像這些標題都是屬於有表現力的標題。

4、巧用詩文來當標題,用詩文做標題,既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也可以使文章增添文才,還可以使文章有文學欣賞的價值。叫做一舉三得,但不能過,過了,就是裝。比如: 2002年,長江受到汙染,《楚天都市報》發了一篇通訊,標題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濁浪令人心憂”(原文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5、巧用幾個並列的詞語做標題,這裡所謂的並列的詞語,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又是相關的。比如,某貧困地區的一名小學教師,看到當地缺醫少藥,心有不忍,就自學醫學。學成後,他一邊從醫,一邊教書,教書的時候對學生特別嚴格也特別慈善,當然,嚴格是對待學業,慈善是對待生活。後來當地媒體對這個老師進行了報道。報道的標題就是“嚴師、慈父、名醫”,大家看看這個標題,三個毫不相關的詞語,卻因為一個人而變得相關起來,這三個詞實際上是這名老師的三重身份,而這三個詞從不同的三個側面刻畫了人物形象。還比如張愛玲的小說《色、戒》等。

6、用疑問句式做標題,這種標題的好處就在於直接提出疑問,讓讀者順著作者的思路去尋找答案。這種標題在寫負面新聞或面對社會某一疑問的時候採用,效果非常好。比如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標題直接引導讀者去尋找答案;可以看出,這篇是針對社會普遍疑問而寫的,用疑問句作標題實際上就是自己出題目,自己解答。針對社會上的一些負面新聞,這種標題更能警醒人們,引起人們的關注。巧用容易引人產生遐想的模糊字眼做標題。這種標題,我把他叫做噱頭標題,這種設置標題的形式是當下最流行的。它主要是利用了人們某種不健康的心理,讓人忍不住去偷窺一眼。比如,《丈母孃要和我睡一張床》,這樣的標題看上去是很嚇人的,但看完全文以後,你就會發現,這篇文章其實是一篇很溫暖的文章,它主要是講妻子出差,丈母孃來自己家照顧生病的自己,晚上睡覺的時候,自己要睡到沙發上去,丈母孃怕他受涼會加重病情,就在自己的床上另加了一床被子,讓他同床不同被。

7、巧用同音字做標題,比如關於蘇泊爾廚具重金屬超標的報道層出不窮,其中有一篇報道是這樣的《蘇泊爾廚具:專家再爆“錳”料”》,在這個標題中,作者就巧妙運用了“猛”和“錳”的同音;還比如,前幾天,意大利的一個紀錄片獲得了柏林金熊獎,當天的新聞標題是這樣《意大利紀錄片,柏林擒金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金熊”非彼“金熊”也。

8、直接用文中主人翁的話語做標題,這是一把萬能鑰匙,它的好處是既不會文不對題,也能很好地詮釋文章的主題。

新聞角度的選取

1、緊跟時代選角度,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這是千古真理。緊跟時代的腳步就是說,當下什麼最熱,就從什麼角度去寫。

2、以小見大選角度,就是說面對一件發生的事件,寫作者不是籠統概述事件的經過,而是選取事件某一個特定的鏡頭,通過特定的鏡頭,慢慢散開,就像一個廣角鏡頭,逐漸發散開來,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貌的效果。比如,某地的一篇勞模表彰大會的通訊就寫得非常有特色。它從勞動局局長做報告開始寫,抓住局長向老模鞠躬這一細節,以小見大地寫了社會對勞模的尊敬和愛戴,新聞標題是《向勞模鞠一躬》。

3、從特殊性中選角度,現在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是新聞;你捐款1000元不是新聞,乞丐捐款10是新聞。所以,面對所發生的一件事情,要從共性中找出特殊性。比如今天你說我在這裡和你們交流如何寫新聞,絕對成不了新聞,如果你說一個外地民工來街道給機關幹部上新聞寫作課那絕對是一件新聞。2月17日《環球時報》刊登的一條印度的新聞,角度是選得相當的新穎。講的是印度的某貧民窟中,不僅貧窮,而且髒亂差,甚至連廁所都沒有,男男女女都是就地解決。政府也一直沒有認真去解決。有一次,一外來女子和男子結婚,新婚之夜發現當地連廁所都沒有,很不習慣,第二天就逃回了孃家。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地政府被迫無奈,在當地建起了第一座廁所。按照我們的習慣思維,這個新聞一定是寫政府如何如何為民爭取資金,建起了第一座廁所。但是你想想,不要說印度,就是中國,也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廁所,建一座廁所能成為新聞嗎?結果記者轉換了一下鏡頭,以《印度新娘為廁所出走成楷模》為標題,寫了一篇新聞,結果這篇新聞傳播到了全世界。

從遺忘的角落中選角度。對於一件事情,共性的東西大家都看得到,都會去寫,要想寫好一篇新聞稿,要善於從大家遺忘的角落中選取角度寫。

注意事項

1、不要空話套話太多,不要一拿起筆就是“在xx的指導下,在xx的統領下,在xx的正確領導下”,話囉嗦了一堆卻沒一點作用。新聞就是要短小精悍,要乾貨,不要溼貨。

2、不要隨便下結論,在寫特定一個人或是一個產品的時候,寫到結尾的地方,有些人總忘不了寫上“他真是一個偉大的人,一個崇高的人,它是一個最智能的產品,一個強大的產品。”其實這是錯的,新聞只是把主人翁的某一方面,甚至某一個點展示給了人們,結論應該讓讀者去下。

3、

一個事件的多個方面,要按編年體的結構來寫,就是說一個事件,它涉及到許許多多的方面,寫的時候,要先寫重要的方面,再寫次要的方面,越是次要的越要放到後面寫。

4、投稿時多看幾遍,儘量不要有錯別字。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