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經驗之怎樣解決魚不吃餌?

魚類是生活在水中的軟脊椎動物,它的生存離不開水和氧氣。在缺氧的水體裡,魚類與人一樣會感覺很不適,為減少氧氣的消耗,也是魚類生存的本能,就會在水裡少遊動,減少進食或拒食。“肥水魚難釣”這是釣魚人的共識,所謂的“肥水”就是水質受到汙染使水中含氧量比較低的水體,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造成水體溶氧量低的因素。一是用各類汙水作為補充水源,在這樣的水域中由於褐藻、甲藻等過多過盛,有的還含有過多的礦物質和腐殖質,水質肥,在夏天日光長時間照射下,各種藻類分解時不僅會消耗水中氧氣,還會產生有毒物質,影響魚類吃食,甚至死亡。二是在多年未清淤,魚塘中魚的密度高,又得不到氧和活水補充的老魚塘,魚會因缺氧而浮頭,無心吃食。三是有些水域中生長著大量的水草,封閉了水面,水體從空氣中得不到氧氣的補充,遇上日照強,氣溫高等天氣,魚類感到窒息就會上浮換氣而不食。以上這些就是造成水中含氧量低魚不咬鉤的主要原因。

釣魚經驗之怎樣解決魚不吃餌

釣魚經驗之怎樣解決魚不吃餌

釣魚經驗之怎樣解決魚不吃餌

釣魚經驗之怎樣解決魚不吃餌

應對的辦法:

選擇雨天出釣。因為在含氧量低的水域中,雨水的注入使水中溶氧增加,魚類覓食的慾望強烈。

在缺氧的水域中垂釣我們可以採用釣浮,釣離底的技法。因為在這種水域中上層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魚兒大多集中在中上層活動。

溶氧底的水域水溫升高快,降溫也快,春夏兩季更為突出,白天與早晚相比,溫差很大,一般應遵循釣早不釣午,釣冷不釣熱,夏釣淺、冬釣深的原則。

選擇適合魚類對口的釣餌,在含氧量低的水域中素餌要好於葷餌,味道清淡的釣餌要比濃烈的釣餌更受魚類的喜愛。

老釣提醒

有了這些經驗,加上一把犀利的釣具(參考資料),一定會有很大收貨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