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鸚鵡區分公母的方法和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虎皮鸚鵡原產於澳大利亞東部,後來經過人工培育,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籠養鳥。那麼對於虎皮鸚鵡應該怎麼進行區分公母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虎皮鸚鵡區分公母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虎皮鸚鵡區分公母的方法

  1.虎皮幼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蠟膜基本成粉紅色。適用於一個月出窩後的幼鳥***因為小鳥早期鼻膜充血不好判斷***

  母鳥:鼻孔周圍呈現白色,偶爾也有粉紅不過非常淺。

  2.虎皮中等年齡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根據不同品種,一般蠟膜顏色是藍色,隱派公鳥和雙基因顯派公是粉紅色的,終生桃紅,帶點紫色。

  母鳥:鼻孔周圍為白色,外邊是非常淡的藍色或者蠟膜為白色。

  3.虎皮成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根據不同品種,一般蠟膜顏色是藍色,隱派公鳥和雙基因顯派公式粉紅色的,終生桃紅,帶點紫色。

  母鳥:有的蠟膜是白色 ***可能是發情期退潮期,一些母鳥則是未到發情期***有的蠟膜皺皺巴巴 呈現茶褐色***那表示母鳥處於發情期***。

  飼養虎皮鸚鵡的優點

  1、體型小巧

  虎皮鸚鵡是鸚鵡種類中體型較小的鸚鵡之一,普通虎皮鸚鵡體長約14釐米,體重40—50克。原產大洋洲,廣泛分佈於澳大利亞內陸地區,東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區,約克角半島、塔斯馬尼亞島也有少數分佈。

  2、公母易區分

  虎皮鸚鵡性別可以經由外觀輕易的來判斷,不必藉助DNA或是內視鏡檢查。成年雄鳥的鼻子蠟膜表現為藍色、深藍色,成年雌鳥的鼻子蠟膜表現為白色或褐色。在虎皮鸚鵡的幼鳥通常會在一月齡時長滿羽毛,幼鳥的性別也要到此時才能夠判定。有經驗豐富及良好的自然光下,大概20多天就可以看的出來。

  3、相對安靜

  虎皮鸚鵡叫聲不大,每日早晨和日落前較活躍。室內飼養一般不會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睡覺,也不會影響鄰居生活,不會招來鄰居的投訴,實在是大都市生活的首選。一隻手養的虎皮鸚鵡更是一隻完美的寵物鳥。

  4、打理方便

  虎皮鸚鵡的排洩物非常的少,味道幾乎沒有,自身產生的垃圾物更少。體型小,所以吃的相對少,排洩物也小。相比大型鸚鵡紫藍金剛、金頭、黑頭凱克、葵花、灰鸚鵡的排洩物和產生的垃圾***羽粉及破壞力***,打理起來輕鬆便捷多了。養過大型寵物鳥的愛好者最清楚了,有了比較就非常清楚。不用天天想著更換墊盒和麵對大坨的排洩物。

  5、不挑食,好養活

  虎皮鸚鵡對於吃的也不是講究,都是市面上常見的如:小米、穀子、蘇子、麻子、迦納利子等等為主糧。輔助的蔬菜水果有:青菜、西蘭花、胡蘿蔔、辣椒、玉米、油麥菜、蘋果、葡萄、草莓等等。相比大中型寵物鳥來說,虎皮鸚鵡吃的簡單多了,不需花高價錢購買大中型寵物鳥專用鳥糧和營養零食。作為寵物鳥虎皮鸚鵡值得擁有,誰養誰知道。

  虎皮鸚鵡的繁殖要求

  虎皮鸚鵡一般長到6個月達到成年,就可以開始繁殖小鳥,判斷虎皮成年與否明顯標誌是額部黃色或白色羽毛完全長出沒有,俗稱帶帽,完全長成帶帽後即達到性成熟。

  成年雄鳥發情時會膨起特別是頭部的羽毛看起來雄壯威武,還會時常邊叫邊點頭式的喙敲著站槓或籠條某一地方,同時眼白有變大瞳孔變小表現-百度鸚鵡吧。如同籠有雌鳥還會不時以喙部輕敲感情好的母鳥嘴殼。

  虎皮雌鳥如果發情有了繁殖跡象,會時常探視巢箱。大部份的雌鳥在此時會因荷爾蒙分泌的關係而改變鼻膜的顏色,由淡淡的藍白色或淡肉色變成咖啡色。隨著發情和繁殖意願的高漲,雌鳥進入巢箱的次數會不斷增加,並會伴隨著咬巢聲。

  虎皮鸚鵡一般使用中小型金屬籠就可以飼養觀賞,但為繁殖應採用較大的方型鐵絲籠,籠的大小為長40釐米、寬35釐米、高35釐米,籠底設有抽屜式的沙盤***託糞板***,便於清理糞便。這樣式鐵絲籠鳥市就有出售,一般幾十元就可購到。虎皮鸚鵡繁殖的巢箱為橫式較好,規格為長30釐米、寬15釐米、高15釐米的長方形木質巢箱,中間有隔板,分為內外兩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圓洞,直徑6釐米,外室與內室中隔板上開一個同樣圓洞,直徑可為4釐米,內室墊些柔軟細木屑及鋸末、細草等。也可以使用豎式巢箱,豎式巢箱優點是不會使一些習慣從巢內叼東西的虎皮把巢內墊的東西弄出來。

  虎皮鸚鵡在交配一週後開始產蛋,產蛋前雌鳥排出的糞便會變大變軟成一坨,有的還會有異味,這都是產卵期間的正常現象,從產卵開始後一般隔天產一枚,每窩產蛋4——8枚,等產卵3枚後即開始坐窩孵化。這期間雌鳥除了排便及飲水吃點食外,一直不離巢,主要靠雄鳥飼餵。孵化期為18~20天,育雛期30天左右小鳥就會出巢獨立生活。孵化期間溫度最好22~27℃攝氏度,相對溼度50%左右。在冬季繁殖室內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

  虎皮鸚鵡成年後四季都可以繁殖,夏季因氣候炎熱,連續坐巢孵卵不但影響親鳥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雛率也明顯下降,幼鳥體質不佳,故一般多在夏季停止繁殖。這只是相對而言,對於飼養已經是成年鳥的平常飼養者,春季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繁殖的,在夏季室內溫度保持30℃攝氏度以內,且環境安靜空氣流通的廳室或背陽陽臺處,依然可以繼續繁殖小鳥。

  虎皮鸚鵡自性成熟後,繁殖高峰期可達4年,以後繁殖率逐漸下降,也就是雌鳥產蛋率減少直至不再產蛋,雄鳥受精率降低。有些人購買的成年虎皮鸚鵡,確是一對,羽色也好,籠內巢箱也放了,飼料也合理,雌雄倆鳥感情也不錯在繁殖季節也互餵食進出巢過-百度鸚鵡吧。但飼養一兩年時間了就是不生蛋,或僅見母鳥下蛋就是孵化不出來,或者僅見公鳥交配就是沒見母鳥生蛋,這樣應考慮這對或其中一隻已經是淘汰的老年虎皮鸚鵡了!
 

鸚鵡挑選方法有什麼
蝴蝶蘭的挑選技巧和妙招有哪些
相關知識
虎皮鸚鵡區分公母的方法和技巧
紅耳烏龜分辨公母的方法和技巧
鴿子辨別公母的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雞皮清洗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讓老公做家務的方法和技巧有什麼
讓老公做家務的方法和技巧
紅酒分辨好壞的方法和技巧有什麼
紅酒分辨好壞的方法和技巧有什麼
黑魚的分辨公母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琥珀和蜜蠟的區分方法和技巧